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六旬男子胸闷一周 经查竟是心脏破了个“洞 ”
发布时间:2018-06-25 13:39:57 Mon  来源:杭州网

赵先生正接受补“心”手术。

杭州网讯 不久前,60多岁的赵先生突感胸痛不适,被诊断为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经过心内科积极治疗后出院。但过了一个多星期,这位老人连睡觉都不能平卧,“睡觉只能坐着,睡平了就会胸闷,喘不过气来”“太难过了,走路都走不动,只能靠家人来照顾。”赵先生回忆道,只能求助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经检查,这位老人在心肌梗死后并发引起室间隔下部直径1cm穿孔,且合并心尖部、室间隔下部室壁瘤形成,这使得其血流动力学迅速走向衰竭,出现了心衰等相应的症状。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的赵先生又一次被危情推到了生死边缘。

大伯心梗后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

入住心胸外科时,老人痛苦难耐,心脏跳动极为无力,血压最高不超过90mmHg,还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快救救我,太难受了”,老人要求崔勇主任赶紧给他手术治疗,解除他的痛苦。

心胸外科副主任崔勇等面临巨大考验,同时并发室间隔穿孔以及心室壁瘤的案例情况极为罕见,国内外鲜有报道。该类患者的死亡风险极大,并发症极具多样性:一方面,室间隔穿孔以及心室壁瘤会引起血流动力血改变,造成患者血压降低、多脏器灌注不足、全身循环衰竭,同时,由于血压降低,冠脉灌注进一步减少,形成一恶性循环,从而诱发心率失常、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生命往往难以维持。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心肌水肿,缝合困难,极易造成难以修补的术中心脏破裂,因此急诊手术风险极高。

不能眼睁睁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崔勇主任及团队决定迎难而上,经过详细评估病情,制定缜密抢救方案。术中,崔勇等采用心脏搭桥联合室壁瘤修补以及室间隔缺损修复技术,使他转危为安。目前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能自理一般生活起居。

医生:防心梗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

崔勇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类发病率较高且极为凶险的疾病,该病并发症较多且危及生命,包括:循环衰竭、心律失常、左心室壁瘤、反复心肌梗死、心肌撕裂、全身血栓形成(脑卒中、肺梗死、腹腔脏器血栓等)等。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结构的损伤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会引起快速进展的血流动力学衰竭,严重威胁生命,发病后一周的死亡率为50-80%。急性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好发于高龄、大面积、透壁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发病率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3%,由于诊断相对困难,处理往往不够及时,导致该类患者死亡率极高。即使90%的患者能够及时诊断并得到有效的手术治疗,死亡率依然高达45%。心室壁瘤发病率相对较高,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3.5-38%,心室壁瘤的总体死亡率为67-80%。由此可见,这位老人在如此严重的病情下,能存活下来实属万幸。

崔勇提醒,防心梗,还应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安排合理膳食,以降低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体重超重者要限制总热量并适当运动。吸烟者应力劝戒除。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予以适当的控制。



作者:通讯员 宋黎胜 记者 杨威  编辑:李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