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村民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裕”“做善事、为善人,好人好事在我们村是可以积分的嘞”“老手艺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土面也能变成乡亲们的钱宝宝”……
6月5日,浙江平湖姚浜村文化大礼堂热闹非凡,省市相关领导、高校专家、农村大学生、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参加“我的家乡 我的梦”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助力乡村振兴论坛,共商乡村振兴大计、共谋乡村发展出路。
论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大背景,以习近平“三农”思想为指导,聚焦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剖析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农民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探讨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在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中所发挥的独特功能与作用,明晰新形势下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举措。
扎根泥土的报告 更接地气
论坛邀请了浙江电大五位农民大学生典型,分享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做法与经验,畅谈他们对和美乡村的理解与规划。
他们中有致力于探索“特色农业致富路”的女能手宋珠英,有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主任嵇国新,有聚焦“乡风文明”的马永江,有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业先锋林晓静;有致力于传承“乡村老手艺”的90后方敏。
他们是乡村振兴中的潮头人、先锋队,是成千上万具有乡土情怀的电大学子的一员,他们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电大学习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感谢“家门口的大学”为他们送来了最需要的教育。
直面乡亲的交流 更聚人气
论坛吸引力了数十位村民自发来到现场,甚至自带凳子坐在会场门口,期待能够与专家交流。
与会专家围绕主旨报告,结合五位学员的典型发言,针对本次论坛主题进行了点评指导,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给予了中肯的指导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浙江电大切实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他们还就学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交流环节,村民们与领导专家面对面,围绕乡村振兴,拉家常、唠发展、提方案、解疑惑,分享家乡变化的点点滴滴,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姚浜村党总总支书记姚道中深情地说,自己也是电大的学员,专家老师与村民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是电大办学的常态,也是电大的特色,这也是母校在村民中“超高人气”的重要原因。我要为电大点赞,为母校骄傲!
田间地头的教育 更见成效
自2007年以来,浙江电大全面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
十余年来,全省电大系统累计培养了园艺技术、畜牧、农村行政管理、休闲农业等13个专业6万多名“用得上、留得住”、富有乡土情怀的农民大学生,为浙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现场听报告的姚浜村村民,年近60岁的李阿姨说,“把大学开在我们家门口,电大还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村里需要专家老师的指导,年轻的娃更需要他们,真得感谢电大的老师们。”
省政协原常委、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楼国华,省政府督学、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会长、学校事业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方志刚,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副站长、主任记者陆健,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叶兴乾,台州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副调研员兼经济发展处处长张光根等专家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