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某卫视上有HR曾怒“怼”求职者,说非985/211不要,受到了网友们激烈的争论;最近“海归是否贬值”“海归变海待”这些数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又一次热了起来。
每次这类问题都能激起热议和质疑声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因为这些话题都以偏概全了,凡事总有特例,特别是主角是每个都独一无二的个体,更没办法只靠学习经历来将其笼统归类。
其二是因为这些问题都将教育和工作和直接的放在了天秤的两端,仿佛这里有个公式,将学历放在输入端,经过公式处理后就能输出一份如何的工作,但教育的终极目的真的是“有份怎样的工作”这样简单吗?
学历确实是个求职敲门砖 但也仅此而已
是留学生“贬值”了吗?我倒觉得只是大众看待他们更平常化了。
过去因为有留学经历的人不多,而且大多要么是家境殷实人脉全、要么是天资过人想继续深造的,所以让大家给留学生戴上了一个虚晃的“光环”,毕竟他们本身硬件就够,再加上出国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文环境,眼界更开阔。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让孩子们“出去看看”,自然越来越多类型人都有机会留学,于是留学越来越常态化,光环慢慢褪去,但不代表“留学生”这个群体就贬值了,因为这个光环本身本来就是社会自己加上去的。
学历很多时候的确是求职的一块敲门砖,但也仅此而已。无论是在国内大学读了专科、本科、硕士、985/211或是出国留学,都只代表了一个人的一段学习经历,至于人品、三观、做事态度、适应能力、有时候甚至连学习能力都没有办法只从学历就能分析出来。它就像张最旧的名片,久而久之和你合作的同事、你的老板都不会在乎这张最模糊的名片,因为你之后的工作能力、处事态度才是一张更醒目的个人标签。
所以当大家都用平常心看待“留学”这件事,自然会让很多留学生的优越感慢慢消除而更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能力,也让很多考虑是否要留学的学生清楚“留学”只是个不一样的教育途径,不是速求“高人一等”的灵丹妙药,至于最后要成为一个如何的人,打一份怎样的工,还是看自己的能力。
教育的质量真的能量化吗?
A小姐去美国读了硕士,学的专业是老龄学,而回国之后发现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难找,在杭州找相近的工作就是去养老院当工作人员,工资就会比大家对“留学生”预设的低。
但是这就说明A小姐“贬值”了吗?如果大家都为更高的工资而去接受教育,那是不是冷门但更有意义的学科就越来越没有人会愿意去学了?
如果就纯粹投资角度、通过短时间内的回报看,可能“留学”这件事让投入资金大于回报资金了,但我觉得大多数父母都不是带着经济投资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的。
孔子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说过“教育是要立人”,都不曾直指钱财。
很多时候在受教育的时候,真正重要的不是即刻的反馈、可能也不是你所学到的东西,而是让你在慢慢打磨一个接水的容器,它决定了你要接什么样的水,能接多少体积的水。
所以不要再用急功近利的目光看待教育了,毕竟学到老活到老,它是一生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