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圈里有才女之称的明星刘若英曾出过一本书《生日快乐》,归属于文学类作品,但里面几乎全是照片,真正的内容不过2万字,还不如一篇中篇小说的规模。就连刘若英的铁杆粉丝也在豆瓣上抱怨说“这书实在有点水”。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借着明星的号召力,这种书根本无法出版,更不用说是卖到25元了。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这本书90%的价值,归功于明星本身。
而在现代商业操作模式下,明星们的身价也不断暴涨,他们不再仅仅依靠着唱歌演戏等“核心技能”来赚钱,而是把触角伸向了周边产品。这其中,有刘若英这样跨行出版注水书籍的,也有侯耀华这样代言虚假医疗广告的,而更多的人,则是用自己的肖像权、知名度衍生出了一整条产业链来的。最近一期的《三联生活周刊》就以李宇春陈楚生形成的唱片、商演、代言、彩铃等价值亿万的产业链为例,分析了这种“明星的新商业模式”——“由于偶像消费的全面性,产品外有更大的空间”,于是演艺公司选择赔本出少量的唱片,然后把更多的力气用在了开发赚钱的衍生产品上。
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明星用号召力就能一本万利,他们唱歌、演戏等“老本行”的水平开始渐渐被人忽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片”忽视电影本身,只强调大卡司卖点,用花边新闻和影评托儿忽悠着观众买票入场,制造着貌似火爆的电影市场。著名博客“和菜头”就因为受不了当“托”只能说电影好话的折磨,宣布不再用免费票看国产电影了。
我们的明星产业越来越完善了,这让明星的号召力也变得越来越高了,甚至高过了作品本身,这样一来,明星的高价值反而变成了一件令人哀伤的事情了。最叫人哀伤的,就是那个被誉为国宝级电影大师的张艺谋彻底放弃了艺术的追求,改走恶俗路线,并且成功地用一部恶评如潮的《三枪拍案惊奇》在4天内轻松囊获亿元票房。这番成功事迹,必然会加剧他走捷径卖电影的思路,这也意味着,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像《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这样的电影精品了。
明星应该值多少钱?这问题就好像问股票应该值多少钱一样。一定范围内的价值虚高是允许的,但如果那只股的市盈率大大背离了其本身的价值,这个行业可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