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人行天桥地道、公共停车泊位……不经意间,市民与这些市政设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一个小小的窨井盖凸起看似是个小问题,却可能影响着市民每天上下班的出行安全。
今天(12月19日)上午,杭州市城管局市政(停车)中心召开民情恳谈会,数十名市民走进市城管局市政(停车)中心,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大家提问题、找方法,为杭州市政设施的管理建言献策。
“如果2处维修点相隔不到5米,要求一并修复”
马路平不平、好不好走,关系到市民日常出行。据介绍,目前,杭州主城区共有市政道路近3000条,每条道路都有专门的养护单位,市民如果发现道路破损、管网不畅导致道路积水等问题,也可以通过贴心城管APP拍照上传,向城管局反映。
“去年,市政部门分三批对125条道路进行了集中养护修缮,重点解决群众关注的车行道坑洞、人行道水老鼠、道路窨井沉降等问题。”市政设施发展中心主任方伟介绍,相比往年,借助数字城管系统提供的大数据支持,工人师傅的维修效率和维修后路面平整度都有所提升。
例如以前工人师傅对于路面问题都是收到一条维修信息,就去维修一次,导致同一条道路出现距离相近的“补丁”,不仅影响道路美观,还增加了道路的维修频次。如今,市政中心通过数字城管系统将路面信息统一发给养护单位,养护单位再根据情况有计划分批次安排维修工作,同时要求作业单位在维修过程中如果遇到两处维修点间隔在5米内的,一并修补。目前这一作业机制已经试运行2个多月,效果不错。
截至目前,今年主城区已累计修复车行道90万余平方米、人行道13万余平方米,提升检查井1500余座,有效提升了市政道路设施的平整度和舒适性。
下一步,针对目前杭州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设工地较多的情况,明年市政部门将继续强化道路建设和管理的衔接,在道路建设阶段加强与建设管理部门的沟通,提前介入,进行监管指导。明年,市政部门将谋划‘迎亚运’道路修缮三年行动,通过对主次干道、支路和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全面提升全市道路品质和城市形象。
“先有房 、后有桥” 高架桥噪音扰民怎么办?
今年,市政设施发展中心共收到高架桥噪音扰民相关投诉44件,为此,杭州市城管局针对“先有房、后有桥”造成高架桥扰民的问题,先后召开三次专题协调会,涉及发改委、建委等多个部门。
通过梳理,市政部门在前期开展梳理分析等大量工作基础上,最终确定在9处噪音敏感点的高架桥增设声屏障,并力争在春节前完成施工。
除了噪音问题,桥梁、地道的电梯运行也是市政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市政中心桥隧科工作人员介绍:“每座人行过街设施都落实了电梯专业维保单位,绝大多数普通病害要求在1天内修复,部分需要定制、采购零部件的病害要求7天内修复,7天内无法修复的要求维保单位出具情况说明并正式上报。”
86万余个泊位纳入便捷泊车系统 数量还将增长
据统计,自今年7月份推出杭州城市大脑便捷泊车系统以来,已有45万余人开通“先离场后付费”功能,体验“全市一个停车场”的畅快感觉,同时,全市有400余个停车场的忙闲数据可在手机高德、百度、贴心城管APP上进行查询。
在智能化的背后,离不开线下大量基础摸排工作。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给便捷泊车系统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停车管理部门今年已开展三轮普查工作,统计了全市泊位数量、收费标准、出入口分布等信息底数,完成3000余个场库共86万余个泊位的数据接入系统。
工作人员表示,明年杭州道路停车管理将继续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将依托5G和视频技术探索道路停车管理新模式,不断完善城市大脑便捷泊车系统,并逐步推出更多的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