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豆瓣9.3高分,刷爆朋友圈的网红纪录片——《国家宝藏》。你看了吗?
《国家宝藏》是由中央电视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文博探索节目,为让国宝“活起来”,栏目组创新节目形式,以“故宫看门人”单霁翔院长为首,9大博物院院长坐镇点评,李晨、王凯、梁家辉等27位明星守护人以小剧场的形式,倾情讲述27件“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节目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国家宝藏》共10期,每期90分钟,每集节目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予民众甄选。最终,节目组将以《国家宝藏》为主题在故宫举办一场特展,展品即为最终甄选出的九件国宝。据说,展览将会以非常特别而且盛大的方式呈现。
节目于2017年12月3日起每周日晚19:30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首播。
随着9大博物馆的大门被一一推开,27件“国宝”的传奇也将被一一揭晓。27位“国宝守护人”,多个传奇故事,透过节目的核心元素能够看出《国家宝藏》尝试在文物与人之间建立联结,拉近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
11月27日,《国家宝藏》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宣布浙江省博物馆入选《国家宝藏》的三件文物分别是:良渚文化“玉琮”、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清末民初宁波“万工轿”。
就在下周日,我们终于迎来了浙博篇,2018年1月28日,一起跟随《国家宝藏》走进浙江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入选《国家宝藏》的三件文物:
玉琮
年代:良渚文化尺寸: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推荐理由:造型最大、制作最精、纹饰最美的史前玉琮,有“玉琮王”之称。
整器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器型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对钻圆孔。琮体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神人头戴羽冠,骑跨在一神兽上。
整体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在呈角尺形的凸面上,纹饰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每节琢刻一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图案,这种简化的人兽组合结构,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
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一变形夸张的鸟纹,而鸟也是通天的灵物。琮是良渚玉器中最神秘又最富代表性的器物,其功用说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祭祀的法器。
此玉琮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通称“琮王”。不仅如此,与之同出的玉鉞、玉权杖等在诸多良渚玉器中都是最庄重且独一无二的,说明它们无疑是已拉开文明乐章的良渚文化的王权的象征。
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年代:唐规格:通长124.8、额宽16.3、肩宽18.8、尾宽12.5、厚5.4厘米推荐理由:雷威所造、见于著录的存世唐琴中音质无与伦比的神品。
“彩凤鸣岐”琴,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
“彩凤鸣歧”背面三段铭文
在民国古琴界就有着超凡的地位,为琴界苦苦追寻的绝品。“彩凤鸣岐”琴,虽历经沧桑,却仍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琴曲,更让人称奇的是,音质绝佳,极富感染力,在存世唐琴中音质属上乘,也恰好印证了杨宗稷对它的高度评价:“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
传世唐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唐代蜀地是制琴的主要基地,而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川雷氏,雷家世代造琴,以雷威最为著名。“彩凤鸣岐”琴正是雷威的杰作,因而是一件举世无双的珍宝。
宁波“万工轿”
年代:民国尺寸:长150厘米,宽90厘米,高275厘米推荐理由:世上现存的最豪华的花轿,朱金木雕的极品。
此轿是清末民初宁波式花轿,因制造时耗费了一万多个工时,故称“万工轿”。此轿需八个人抬,又称“八抬大轿”。花轿根据雕饰人物的多寡及工艺水平而分为三等,此轿属头等轿,是现存最豪华的一顶花轿。它采用榫卯结构联结,没有一枚钉子,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没有轿门,迎亲时有专门的拆轿师傅跟随在迎亲的队伍里负责拆卸,使新娘子方便出入。
花轿木质雕花,朱漆铺底饰以金箔贴花,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的宫殿。轿上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三种工艺手法进行装饰,雕有250个人物,花鸟虫兽无数,所以宁波人也称它为“百子轿”。
除了天官赐福、麒麟送子、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等吉祥主题外,还有《浣沙记》、《天水关》、《铁弓缘》、《水浒传》、《西厢记》、《荆钗记》、《拾玉镯》等戏曲场景,有的地方还辅以镜片玻璃画,每一幅画上也都是一个古典名剧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