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未来,杭州或将斩获另一张金名片。1月18日下午,杭州市委政法委及公、检、法、司五部门一起,召开了“平安杭州•智慧让城市更美好”新闻发布会,表示将集纳各方力量,把杭州打造成“中国最安全城市”。
发布会上,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司法局五部门新闻发言人,分别介绍了运用智慧科技打造“中国最安全城市”的做法和努力,展示了全市政法机关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信息化手段,促进“互联网+”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有效探索。
“城市数据大脑”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
去年7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城市数据大脑” V1.0平台上线,通过平台可以分析研判路面情况,流量、事故、赌点、车速、信号灯长短一看便知。再通过手机终端等多种渠道,把交通信息反馈给市民,引导市民避开拥堵,被列为首批国家四大人工智能平台之一。
平台上线使用后,市区试点的中河—上塘高架道路、莫干山路等主干道平均延误分别下降15.3%和8.5%,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拥堵排名从全国前3降至第45位。
除了试点道路通行效率提升明显外,警务效能也明显提升,5月份以来,大幅提升了非现场执法和视频图像深度应用对重点车辆、重点违法的查处力度。2017年6—12月,杭州交警交通违法查处量已连续7个月位居全国36个大中城市首位。
未来,杭州还将继续推进平台建设,而且将会有更加深入的2.0版本。
互联网法院的世界创新
去年8月,杭州互联网正式挂牌,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家,实现了司法程序由“线下人工”到“线上智能”、诉讼规则由 “一片空白”到“逐步建立”、实体规范由“边界模糊”到“清楚界定”的突破,“智能立案”系统、“智慧庭审”系统、“涉网案件大数据中心”等,把“互联网+”深入推进,并将着眼于未来互联网空间的治理。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共立案4859件,月均超千件,结案3064件,法官月均办案超百件,平均开庭时间25分钟,平均审理天数48天,当事人实现了诉讼零差旅费,拿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检察机关智慧辅助办案
市检察机关通过网络视频、远程监控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远程提审、庭审、送达系统,从过去的看守所、法院、检察院的“三点一线”转变到“足不出户”。
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可以将录入的语音实时转换为文字,语音转译率高达91%以上,有效提高提审笔录、审结报告等法律文书的及时、准确性,省去工作人员打字时间。
法律文书智能校对、录音录像同步智能审查系统让人工校对转变为智能审查。
智慧公诉辅助办案系统,可以自动提取犯罪嫌疑人相关信息,并且有案例库可供参考,从“凭经验办案”转变到“按规矩办案”。
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
市司法局建立了四级实体平台,基本实现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同时,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建成了杭州公共法律服务网和“杭州法律服务”手机APP,为百姓提供在线法治宣传、在线法律咨询、信息自助查询、在线业务申请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衔接、互动融合。
网络平台还将“公益律师快线”“法律援助办案网上系统”“支付宝微信公证办理系统”“杭州普法网”进行资源整合。并改造提升“12348”法律咨询专用热线、组建村(社区)“E服务微信群”。
另外,市委政法委也介绍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杭州模式。
杭州近年来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互联网+”创新社会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绣出城市的安全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