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山水相依绿色生态 杭州开创美丽乡村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7-08-23 14:16:23 Wed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山水相依、湖城合璧,山水自然之美,给了杭州最大的生机与活力。绿色生态,如今成为杭州的新名片。

    杭州开创“点上精品、线上风景、面上洁净”美丽乡村大格局

    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始于2003年,2003年至2010年期间实施了两轮“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完成了村庄道路硬化、绿化、序化、亮化、洁化等基础整治项目。通过全面整治,使整个农村面上的环境更干净、整洁、有序。

    “十二五”时期美丽乡村阶段,根据全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部署,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专项资金,其中7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主要用于中心村、精品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项目建设。此外,还专门安排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资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资金、风情小镇建设资金、整乡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专项资金。全市累计打造了193个中心村、249个精品村、29个风情小镇、106个历史文化村落、28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14个精品区块。

    2015年以来,美丽乡村升级版按照全域景区化发展要求,启动实施了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村庄生态环境修复三年行动计划等。

    杭州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开创了“点上精品、线上风景、面上洁净”的杭州美丽乡村建设大格局。点上重点开展美丽乡村精品村、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挖掘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农耕文明等资源优势,打造个性鲜明的美丽村庄;线上重点开展“三江两岸”、绿道骑行线、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建设,串点成线;面上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两大“治污”行动,还原绿水青山,打造整洁舒适的乡村人居环境。

    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520个村,完成61个整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完成381个村村庄生态环境修复,计划到2018年底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新建成精品示范线2条、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2个。

    中国最美县城桐庐 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桐庐县有中国“画城”之称,是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的采风之地,这片绿水青山在现代化的建设中,被桐庐人民建设成为美好的精神家园,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优秀典型。

    走在桐庐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很难不被眼前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建筑所吸引。青山绿水中镌刻着亭台水榭,人文建筑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是它魅力所在。

    庐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利用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和农村闲置房屋资源,拉伸系统发展框架,突出慢生活品牌效应,主动出手抢先机,确保优质项目“精准落地”,业态开发“多元呈现”,实现了“精品项目频现,重点项目不断”的良好局面。

    这是桐庐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处缩影,在山水屏障环绕下,民宿集群日益发展,农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据了解,桐庐因村制宜,编制了精品村、风情小镇、精品线路、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等美丽乡村专项规划,并让这些规划从图纸变为现实;积极实施“美丽公路”全覆盖工程,全县行政村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努力打造彰显桐庐特色的韵味农村。

    随着村庄的不断变美,配套的美丽经济培育工程也在不断发展。桐庐积极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发展色彩农业、推动旅游;打造品牌、促进销售。另一方面,凭借着山水资源优势,桐庐的民宿产业日益发展壮大,通过完善软硬件建设、加大营销力度等举措,着力打造有山、有水、有乡愁的大众化(经济型)和特色化(高端型)民宿相结合的桐庐特色民宿。

    以桐庐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建设贯彻落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开发利用,通过培育农村新型经济业态、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美丽产业,创造美丽经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机构性改革。

    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休闲观光综合园、自驾游带动的农家乐,以风情小镇、历史文化村落带动的乡村旅游业,以农房租赁带动的现代民宿业,以农村山溪漂流、野外拓展带动的运动休闲业,以农村生态、避暑带动的养生养老产业、以农村信息化带动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等七大新型经济业态。

作者:记者 郑媛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