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网上纠纷网上了”,打官司像网购一样便捷。8月18日上午,杭州互联网法院在杭州铁路运输法院正式挂牌,这意味着中国乃至世界首家互联网法院正式落户杭州。
杭州互联网法院将涉及互联网的案件从现有审判体系中剥离出来,专门审理、研判涉网案件,并通过远程视频等互联网手段帮助法院审理案件,不仅大大节约成本,而且效率也很高。
“互联网+法院”全面升级为“互联网法院”
“电子商务之都”、“移动支付之城”……杭州已经是信息经济的代名词,互联网企业高度聚集,进而催生越来越多涉及互联网的纠纷。
为了给公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在线解决通道,2015年4月,浙江在全国首创“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浙江高院确定由杭州市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三家基层法院和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网上法庭的试点法院,分别审理网络购物、互联网借款、网络著作权侵权这三类多发频发的涉互联网纠纷及其上诉案件,并打造了一个开放性的在线纠纷解决平台,诉讼的全部环节均可以在线完成。
然而,随着网上法庭的不断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据省高院副院长朱深远介绍,涉网审判专业化程度不够,缺乏对新型疑难案件的深入研究;以及现行诉讼规则与网上审判的流程设计难以衔接成为网上法庭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网上法庭不到两年时间就累计审理案件2.3万件,涉网案件急剧增长,也给办案法官带来不小压力。
于是,浙江高院决心在电子商务网上法庭实践基础上继续深化创新。2016年9月,浙江高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报送申请设立互联网法院试点。经过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央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最终形成了试点方案上报中央,并于6月26日经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直到今天,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揭牌。
“原先西湖、滨江、余杭的涉网案件,都统一到互联网法院处理,作为第一审法院,集中管辖杭州地区5类涉互联网案件,并且通过互联网方式快速高效办案。”朱深远说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尝试和网络法治进程的持续演进,“互联网+法院”已经全面升级为“互联网法院”。
专业解决涉互联网纠纷
目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实施方案,杭州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杭州市辖区内基层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涉互联网一审案件有:互联网购物、服务、小额金融借款等合同纠纷;互联网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利用互联网侵害他人人格权纠纷;互联网购物产品责任侵权纠纷;互联网域名纠纷;因互联网行政管理引发的行政纠纷;以及上级人民法院指定杭州互联网法院管辖其他涉互联网民事、行政案件。
往后,随着审判条件成熟和审判经验积累,杭州互联网法院将进一步扩大辖区范围和受案类型,将逐步审理全省范围内涉网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和全国范围内有重大意义的指定管辖案件。
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杜前介绍说,涉网案件往往技术性强,与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深度关联,纠纷性质存在争议,而且没有在先判例,现有的法律法规又比较模糊,这给司法审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而这次互联网法院通过专门管辖的方式,确保了裁判法官的业务水平。杜前说,互联网法院在人员配备上依托铁路运输法院资源,审判队伍优秀,还定期开展互联网司法研究领域的法官讲坛、专家论坛,提升队伍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同时把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聚集起来,实现司法业务和计算机技术的理念互通,打造一支互联网与法律双精通的审判团队。
诉讼“一次都不用跑”
点击“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体验“网购”般便利的诉讼服务,起诉、立案、送达、举证、开庭、裁判,每个环节全流程在线,诉讼参与人的任何步骤即时连续记录留痕,当事人“零在途时间”、“零差旅费用支出”完成诉讼。
最快5分钟,当事人就可以起诉立案。原告使用手机号码注册账号后,在线填写起诉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勾选所需依据的法律条文。系统会自动提取电子商务平台的当事人身份信息、网上交易过程及各类表单数据,最大限度实现网络证据在线一键式引入。同时系统自动计算诉讼费用,当事人可通过支付宝或网银缴纳。
随后,系统将自动向被告送达诉讼信息,被告网上登陆查看提出抗辩。举证环节,当事人可以随时在线提交各类电子化证据,而质证也在网上完成,系统会提示当事人针对每一项证据都一一填写质证意见。
据统计,从5月1日平台开始试点,截至8月15日,共立案2605件,审结1444件,平均开庭时间仅25分钟,平均审限32天,开庭案件均实现100%在线庭审、在线判决、网上送达。
“杭州互联网法院将涉网案件集中管辖,对当事人来说是极大的方便,可以说是‘一次都不用跑’”法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举了常见的淘宝维权例子,异地的淘宝用户如果与淘宝网店发生纠纷,要想维权必须到对方的所在地法院发起诉讼,其过程非常不方便,不仅花钱不少还耽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