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1300年前的唐代,当一批先民渡江而来的时候,那时的崇明还只是长江口上一片露出水面、斑斑点点的沙洲,千余年间,这些分散的沙洲往往朝浮夕沉,崇明就在这一片沉沉浮浮的过程中缓慢连接成片,“可以说,崇明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先民们向大江向大海争取来的。”崇明县委的同志对杭州网记者说。
崇明当地政府在确定生态现行的发展战略之后,在保护崇明自然生态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崇明本地文化生态的发掘、整理和保护。
崇明的学宫始建于1327年(元泰定四年),现存的学宫建于1622年(明天启二年),是现今上海仅存的三座学宫之一,又是崇明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大量崇明本土出土的文物。今天,我和我的十多位网络媒体同行们就将前往这里,探寻崇明1300年的沉浮。
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公元626年),长江口开始出现东、西两座沙洲,这就是现今崇明岛的雏形。宋代,出现了姚刘沙和三沙,元、明两代,露出水面的沙洲大大小小共有60多座,慢慢地这些沙洲连接成片,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崇明三岛。
元代至元十四年(公元1227年),当时的中央政府在姚刘沙建起州城,这是崇明岛有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次设立治所。后因姚刘沙不断向南坍塌,治所两次向北迁移重建。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崇明降州为县,治所从姚刘沙先后前往三沙、平阳沙,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58年),崇明地区的治所最终迁到了长沙城,也就是现在崇明县政府的所在地。
可以说,崇明岛虽然不大,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浮却一点也不显得单调。
历史上,与崇明扯得上关系的最大的大腕,恐怕就要属文天祥了。宋德佑二年二月(公元1276年),元朝的铁蹄踏进了杭州城,南宋灭亡,文天祥由通州渡海前往温州避难,途中经过了苏州洋、淡水洋。据考证,苏州洋,位于崇明东沙东南,淡水洋,位于崇明东沙东北。
当时的长江口是怎样一幅图景我们已不可能见到,但我们凄凉的诗人触景生情,迎着潮头和海风吟诵出了“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的诗句。它和诗人当时所作的另一首诗《过苏州洋》,至今,在崇明的知名度可以和李白的《静夜思》一较高下。
古代崇明的造船业和水上交通十分发达,适宜在浅滩暗沙中航行的崇明沙船,就源自崇明而名闻全国,与福船、广船、鸟船合称我国木帆船四大船系。
崇明发达的航海业,历代能人辈出,元代朱清、明代沈廷杨河现代的陈干青对中国航海事业所作的贡献最为显著,被后人誉为“崇明海运三杰”。
而在近代,提到北洋水师您一定不会陌生,但也许您并不一定知道,亲自为当时的北洋水师设计、监造了“定远”、“济远”等先进战舰的专家就是出生在崇明的清末的外交家李凤苞。
如今,崇明岛内已形成拥有五大客运码头和十大货运港口的密集水上交通网络,昔日的小舢板逐渐过渡到机帆船、双体客轮乃至那个让我一夜间记住崇明的气垫船。
在杭州工作,曾经有人问过我,西湖为什么美?当时我没有回答,却想起了一个传说:刘永作《望海潮》,金主完颜亮读到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词句后,赞叹钱塘繁华,西湖胜景,遂尽起大金铁骑南征,立志饮马钱江,可惜完颜亮最终没能在西湖边品龙井茶,看雷峰夕照,打到扬州就一命呜呼了。
传说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景之所以美,之所以能吸引人,除了它本身的天生丽质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厚重的文化底蕴,没有文化的支撑,再瑰丽的山水,再壮丽的海天,即使交通再便利,配套设施再完善,也注定只不过是人们烧烤、打牌的背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