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关于开展全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活动的通知》(杭园文〔2023〕171号),杭州市园文局在2023年10月30日启动全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活动,收到了杭州地区230个博物馆报送的候选藏品309件/套。2024年2月22日—24日,将对初选入围“镇馆之宝”的藏品,在“杭城迹忆”微信平台进行网络投票。
【评选规则】
1.本次活动将按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三大类进行评选;
2.不可移动文物、复制品、仿制品、场景雕塑、图版等辅助展品不参与市级“镇馆之宝”评选,但可以作为该馆自己的“镇馆之宝”;
3.已入选首届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名单的藏品不重复参与本次评选;
4.本次评选活动采用网络投票占30%和专家投票占70%的方式;
5.每个微信用户每天最多有20张票,可投给不同的“镇馆之宝”候选藏品,每个藏品可投多张;
6.最终市级“镇馆之宝”将按《全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参考要素表》评选产出。
这些藏品种类丰富,特色明显,意义不凡。杭州市园文局整理出了其中的“时代之最”“温度之最”“特色之最”,一起来看一下吧!
【时代之最】
一
最早浙江人
“建德人”牙齿
浙江自然博物院藏
“建德人”牙齿是对在1974年冬发现于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西面的乌龟洞堆积物中的古人类牙齿的俗称。该牙齿是一枚成年男性的右上犬齿,齿根保存不全,齿冠内侧缘已经磨失,齿冠高11.6毫米,齿冠长8.2毫米,宽9.5毫米。与现代人相比,其更为粗壮且齿冠略大。经研究显示,其形态与柳江人和山顶洞人接近,属于晚期智人类型。其生存年代尚存争议,有5万和10万年前两种观点。该藏品是目前浙江发现的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实证。
二
最早的弓新石器时代跨湖桥文化漆弓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藏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这张漆弓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弓,并且兼具了弓与漆两个重要的考古学术价值,将我国生漆的使用历史提早到了7500年前。跨湖桥遗址的漆弓两端已残,因长期淹埋,出土时弓体没有弓曲,呈挺直状态。弓残长121厘米,截面扁圆,最宽约3.3厘米、厚2.2厘米;两端(残)略细,宽3厘米、厚2厘米。中段长17厘米,截面亦为扁圆,扁侧方向与弓身其余部位相左,拟为柎(抓手)位置,柎宽3.2厘米、厚2.2厘米。跨湖桥遗址的木弓,是一张朱红漆弓。除了柎手未见漆皮外,余部均涂漆;漆皮带皱痕,局部脱落。弓用坚韧的桑木制作,证明跨湖桥先民在选择弓材方面经验丰富。
三
最早石刻星象图
五代钱元瓘墓石刻星象图
杭州孔庙碑林(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藏
该石刻星象图1965年出土于五代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墓的后室顶部,刻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全图星象以阴线刻画,刻工精细,位置准确,现存石刻星数183颗,星与星之间用双线连接。它比苏州宋代石刻天文星象图早三百多年,面积大四倍,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刻星象图之一。
四
中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
1919年织锦《九溪十八涧》
都锦生故居藏
这幅《九溪十八涧》长19厘米,宽15.5厘米。都锦生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任乙种工业(艺徒班)教习。在教学实践中,他根据自己拍摄的西湖风光照片,经反复钻研,绘制成一幅意匠图,这张意匠图是全世界第一张风景织锦的图纸,并在学校实验工场亲自轧制花版,织出中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也是我国第一幅黑白风景织锦画。都锦生是拿照片做底版来织锦的,织完后在丝绸上可以清楚的再现照片中的风景,十分特别,当时一经推出在国际社会上立即大获好评。
五
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办公桌
1954年毛泽东起草宪法的办公桌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藏
杭州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在西子湖畔历时77天,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复原陈列中还原了毛主席在杭州起草宪法期间的会议室、办公室等。办公室中陈列了毛泽东起草宪法时使用过的办公桌。桌长134厘米,宽68厘米,高83厘米,这张桌子比现在普通工作人员的办公桌还要小,体现了毛主席奉行一生的勤俭和节约。就是在这张小小的办公桌上,毛主席夜以继日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六
浙江省第一台照相机
1959年编号590001西湖照相机样机
杭州高氏照相机博物馆藏
浙江省制造的第一台照相机西湖590001是1959年毛源昌眼镜店、杭州照相机厂胡秋江、胡中建、周凤宝、蔡惜芬等人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手工打造的照相机。地点在建国南路上仓桥,该相机仿匈牙利“猫咪它”相机,焦平面快门、罗口镜头、旁轴取景,可换广角和长焦镜头,它代表了当时杭州照相机制作的最高水平。这是唯一一台存世的孤品,Logo是三潭印月之一潭。
七
国内第一瓶淡爽型啤酒
2000年7度低醇淡爽型千岛湖啤酒
千岛湖啤酒博物馆藏
2000年,千岛湖啤酒顺应市场需求率先在吴江盛泽当地自主研发推出7度低醇超爽啤酒,当时国家质监局还没有低度啤酒的执行标准,吴江市监督局提议由千啤制定国内首个《淡爽型啤酒企业标准》,并由他们监督实施,当时每一瓶7度低醇超爽啤酒背标上都打上了吴江质监局的“监”字商标。从此,千岛湖啤酒开创了国内淡爽型啤酒的先河,一个低度啤酒的庞大市场就此打开缺口,如今市面上的淡爽型啤酒产品已占据70%。
八
首届国医大师勋章
2009年授予何任的首届国医大师勋章
浙江中医药博物馆藏
2009年5月,作为当代30位泰斗级名老中医之一,何任先生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的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国医大师勋章。该章主体材质足银,表面含金,直径7厘米,厚0.4厘米。中间是医圣张仲景像,坐拥于草药之上;再向外一周为卷草纹。主体之上为“国医大师”四字长条;上衔红色绶带。何任先生德高望重,医术精湛,为中医事业尽心尽力,并将勋章捐赠给浙江中医药博物馆。
【温度之最】
一
民国方志敏使用的毛毯
淳安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藏
这条毛毯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使用过的唯一遗物,当年方志敏同志在送红十军到中央苏区时,把这条毛毯送给了随队出征的邵式平同志。方志敏同志牺牲后,邵式平又将这条毛毯还给了方志敏的家人。这条毛毯成为了方家的传家宝,在淳安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建成之时,方志敏唯一在世的女儿方梅老奶奶将毛毯一分为二,一半捐赠给纪念馆,另一半留在身边。这条毛毯也成为了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二
现代夏家桥村座谈会木桌椅
花园村村史馆藏
仁和镇夏家桥花卉苗木园区,在夏家桥农户夏彩良家,领导人与镇村干部和种植大户、老党员座谈,仔细询问了村里发展花卉苗木后农户的收益、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赚了钱怎么花,对今年的生产形势怎么看,对党委、政府有什么要求等问题。同时大家还称赞夏家桥村“坚持发展效益农业,路子走得对”。因此在花园村村史馆中还原了当时开展座谈会的场景,这是当时使用的2张八仙桌和6条长板凳,牢记党的使命,带领全体村民齐心协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绘就美丽花园共富发展的新画卷。
三
民国中央航空学校学生用铜镇尺
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藏
中央航空学校学生用铜镇尺原属于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民族英雄高志航,他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著名的空军抗日英雄、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牺牲后,学生将镇尺赠与高志航之子高耀汉,2017年8月15日高耀汉再将镇尺捐赠给纪念馆收藏。镇尺是高志航和中央航校的空军健儿们,留给我们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使得人们感受到杭州不仅仅是一座文化深韵的城市,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四
1930年童润蕉绣烟袋
童家祠堂藏
这是中共建德县委第一任宣传部部长童润焦在1930年5月至6月期间为父亲所绣烟袋,尚未绣完,童润蕉就于当年英勇牺牲。上面有一首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表现了她在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五
近代油印本《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藏
解放战争时期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油印本。信仰是一个人的灵魂,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开始于梦想成就于实干,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致胜法宝。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有理想的有志之士,无畏牺牲,勇于担当、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不懈奋斗。而在偏远的后方,金萧支队的战士们,战斗之余,还会认真学习,充实自己。
六
1941年孙晓梅烈士给母亲信函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藏
孙晓梅烈士(1914—1943),富阳人,中共党员。1938年10月赴皖南参加新四军。历任中共镇丹、武进县妇女部长、镇丹中心县委民运工作队长,曾负责长江工委与路北特委之间的交通联络。1943年5月在南京龙潭被日本特工杀害。这是孙晓梅烈士于1941年4月16日写给母亲的信,质地为纸质,每页长21厘米、宽18厘米,共6页,内文系钢笔竖行书写。她在信中毅然拒绝了母亲要她放弃革命回家的劝说,坚定地表达了自己要全心全意投入革命事业的决心。
七
民国楼曼文使用的毛毯
楼曼文纪念馆藏
楼曼文是萧山岩山(今楼塔镇)徐家店村(今属雀山岭村)人。楼曼文18岁投身革命斗争,历经下放、关押等命运坎坷,始终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廉洁自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逝世时留给子女的仅有一本俄日词典和一块毛毯。而这块毛毯正是她仅有的遗物之一。该毛毯陪伴中共隐蔽战线革命战士楼曼文走过峥嵘岁月,见证了楼曼文同志化名为“崔少文”在迪化(今乌鲁木齐)中学任俄文教员开展革命工作时展现的不屈不挠坚决斗争的伟大灵魂。
八
1983年红领巾路灯
王华炎纪念馆藏
红领巾路灯1983年安装在萧山原南阳横蓬小学附近十字路口,是一批五年级的9名少先队员用自己的零花钱做好事,提升渠道沟夜间照明环境,设计安装。同时安装了独立电表,电费自己解决,不给大队增加开支。马路弯灯造型经典,融合红领巾元素,组装轻便耐用,灯光柔和而温暖,不仅照亮了渠道沟,也点亮了人们的心灵。它展现了少先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引导队员们了解少先队的历史和使命,激发队员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
九
1951年葛树滋致家人信函
葛理庸葛树滋故居纪念馆藏
这是1951年6月25日葛树滋写给父母亲的信。葛理庸葛树滋故居纪念馆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云飞村山头埠自然村老街东段,坐南朝北,为民族英雄葛云飞近支裔孙葛简青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163.3平方米,建筑面积275平方,俗称“乌墙门”,西侧三间两搭厢的小型四合院为葛理庸故居,东侧单开间为葛树滋故居。陈列馆最大的特色是用详实的书信、日记和诗歌、照片等文书原件来说话。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云飞村村民和英烈后裔的大力支持,馆藏展品基本上以捐献为主,真实反映了上个世纪初年至解放初云飞村的社会生活变迁和英烈成长轨迹。
【特色之最】
一
现代彰坞竹制狮毛舞龙
彰坞村竹艺非遗展示馆藏
彰坞狮毛龙为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距今有400年历史。狮毛青背白须白肚皮,以当地盛产的竹子做的篾箍为龙骨、纸质狮毛鳞片为表皮,龙灯全长65米,尾巴上缀珍珠凤凰,寓意龙凤呈祥,大吉大利。龙灯阵势依场地而定,特点是色彩鲜艳、阵容庞大、气势磅礴,且表演形式热闹多变。演出需300余人,小场地以龙头张嘴、龙爪挥舞、龙尾摇摆的形式恭贺;中小场地以龙灯元宝阵加上述形式恭贺;大场地以元宝阵再加艺术高超的双向大盘缠的形式作最大礼节的恭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彰坞狮毛龙舞队曾代表桐庐县开赴杭州省城参加“风雅颂”99杭州民间艺术展示,荣获桂花金奖,受省市领导和国内外贵宾的好评。
二
明清蚌壳明瓦
杭州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藏
本馆收藏的明瓦来源自余杭区塘栖古镇。明瓦,又称蚌壳窗,螺钿窗,古代江南富户人家在木格子窗户等处使用的代替纸、玻璃用来遮风挡雨且透光。主要材料为贝类的贝壳、羊角、天然透明云母片。明瓦不是瓦。明瓦是用蚌壳手工打磨成带有四个圆角的方形薄片。明瓦最早出现于宋代,在旧时江南很普及,用量也大,制作明瓦于是成为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南京就有条街叫明瓦廊,明代工匠按行业聚居,这条街集中了生产、销售明瓦的手工业者,故得名。清代道光年间,苏州明瓦行业还组织了联合会,称“明瓦公所”。到了晚清,大量平板玻璃涌现,成为明瓦的终结者。明瓦行业自此没落。
三
现代巨型红色缎绣花鞋
合村民间文化艺术馆藏
巨型绣花鞋是由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余知音老师设计,由合村当地具有10年以上经验的老工匠进行后期制作的,历时一年零三个月,于2016年制作完成。绣花鞋全长达到了惊人的2米,鞋面为红色缎,运用合村乡民间传统绣艺,用五彩丝线绣以各种各样的花纹和蝴蝶纹,颜色鲜艳。鞋底内里面绣缠枝花卉纹。此绣花鞋设置在绣花鞋陈列厅序厅进行展示,象征了合村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绣花鞋的保护与传承意义。
四
1999年丁小明制巨型竹笛
中泰竹笛展示馆藏
1999年丁小明制作,长3.6米。巨笛使用的材料、制作流程、制作工艺及演奏和普通竹笛有所不同。竹材是使用毛竹、笛塞使用特殊软木、铜套手工焊接、刻字纯手工雕刻、演奏需要三人配合完成,其声音浑厚如座钟。
五
现代张小泉大剪刀
张小泉剪刀博物馆藏
张小泉大剪刀制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体重28公斤,高1.1米,采用镀镍工艺,使剪体呈银白色,造型为民用剪系列,是迄今为止张小泉锻造的最大的剪刀。它是由地方国营的杭州张小泉剪刀厂的非遗传承师傅们手工锻打而成,并且是开过刃,可以正常使用的剪刀。采用张小泉首创的镶钢锻制技艺,在刃口镶上一层钢,使其锋利耐用,剪体仍用全铁,使其易于弯曲造型。最后铸成的剪刀剪刃锋利,剪体柔美,达到“钢柔相济”的效果。
六
二叠纪菊石化石群组
李家乡村化石馆藏
2022年浙江省地质院专家在建德市李家镇域西部的野外露头剖面发现了多处古生物化石富集点,含化石地层剖面沿北东走向延伸数公里,部分被掩盖在地表之下。目前全镇发现典型地层剖面、生物化石集中产地等6大类共计31处地质遗迹资源点。李家“二叠纪菊石化石群组”以黄铁矿化的形式,三维立体保存了当时(约2.6亿年前)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动物化石,为我们生动再现了二叠纪中期海洋世界中的繁盛场景。化石种类和数量之丰富,保存之精美为我国同期地层所罕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七
最小的电影机
1920年瑞士9.5毫米手摇电影机
旧时光影音展览馆藏
1920年世界上最小的瑞士9.5毫米手摇电影机,收藏至今仍可以正常使用。旧时光影音展览馆馆长王利龙先生在1998年的电影机收藏家的聚会上发现了这台由瑞士产的9.5毫米手摇电影机,当时万分喜欢,后经过多次交流和表达对此产品的喜爱,最终在瑞士收藏家阿尔弗雷德(Alfred)转让下收藏此机型。
八
现代木制揉茶机
鸠坑茶博馆藏
由2人(夫妻)同时操作,当地俗称“夫妻档和谐揉茶机”。每年到了采茶制茶季节,当地有许多年轻人,因双方“借机”互助传情,通过手推揉捻制茶结缘,传颂着诸多美好的情缘故事。据《淳安茶叶志》等史料记载:淳安早在二十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就开始自主研发设计使用制作木制揉捻机,其系列有4种规格型号,分1桶、2桶、3桶、4桶木制揉捻机,造型各异。一般根据茶机需摆放的空间位置设计制作木制揉捻茶机的机型,如1桶有圆形、三角型、方型;3桶有一字型与三角型等。这台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生产出口“遂绿” 茶的半机械化制茶用木制揉捻茶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六十年后该县开始普及发展机械化制茶,至今全县制茶进入机械化制茶时代。这些半机械化制茶机已成为茶博馆的收藏品。但夫妻档和谐“揉茶机”的传说故事,还在民间传颂。
九
体量最大的大红袍鸡血石方章
中国红鸡血石
临安昌化鸡血石博物馆藏
此石出产于浙西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深山中,她经历幽幽时空,亿万年神物造化之功,将其艳丽朱赤、剔透清亮、奇崛独秀的神韵展现在华夏大地。中国红意味着平安、吉祥、喜庆、尊贵、和谐、兴旺成功;意味着百事顺逐、驱病除灾、逢凶化吉、惩恶扬善,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此石6厘米见方,通高21厘米,为开采至今体量最大的大红袍鸡血石方章,获2011年首届“中国印金石奖”特别奖。
十
1987年宗庆后创业用三轮车
浙商博物馆藏
1987年,已经43岁的杭州一个普通校办厂工人宗庆后,骑着这辆三轮车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正是靠这辆车,他将一个不起眼的校办工厂、一支“4050”的“老弱”部队打造成“饮料大厦”,在全国29个省市建立了81个生产基地、187家子公司,拥有员工近3万人,带来社会效益无数。从这辆三轮车,我们仿佛看到以宗庆后为代表的一代奋斗者,筚路蓝缕、矢志不渝;也看到了创业无早晚、行业无贵贱、起点无高低、从一瓶水到中国首富的“商业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