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消息,这个春节,“老家游”火了。返乡的人们携亲朋好友重游家乡,探索当地美景美食习俗及传统文化,使得“老家”文旅消费高涨。
春节期间,记者便是“老家游”火热大军的一员。回家体验老家传统文化成了我春节行程重头戏。秦腔对于陕西人来说,就好比越剧对于浙江人。秦腔,这源自黄土地的声音,如同生命的脉搏,强劲而有力;这来自黄土地的呐喊,如同惊雷般震撼人心,它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迎面袭来。
秦腔的曲调如黄河波涛,波澜壮阔,气势磅礴。那高亢激昂的旋律,能穿透云层。秦腔的表演极具感染力。演员们每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充满情感,让人深陷其中。
秦腔的唱词,如诗美妙,简洁有力,如利剑,直刺人心,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情感。
秦腔,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赞美。当你聆听秦腔时,你会被它那独特的魅力所征服,不由自主沉浸其中,感受它带来的震撼。
春节期间,无论繁华的古城西安,还是乡村的基层舞台上,都有西安易俗社演员们忙碌的身影。那激昂的曲调,如同炎夏的热浪,扑面而来。台下人山人海,笼罩在炙热的氛围。西安易俗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这些年来,那些坚守在秦腔舞台上的易俗社艺术家们,用汗水和努力,传承着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正是他们的执着,让秦腔在时光的流转中得以保留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山脚枫叶红欲透、不堪回首忆旧游……
“《白蛇传》的故事家喻户晓,过年看大戏是中国人的传统嘛,今晚专程带父母、孩子从渭南赶过来看戏,真的太精彩了,老人高兴,孩子开心,尤其‘水漫金山’这一场的武戏非常吸引孩子,说下次还要来看,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给易俗社点赞!”来自渭南的张先生说道。
“红尘共结三生侣、浮世难得一世缘,真的太唯美了,第一次看秦腔《白蛇传》,易俗社的演员唱得好、武戏也很过瘾,昨晚错过了《三滴血》,今天一大早就赶过来,在老剧场看戏感觉真不一样,我们平时看京剧比较多,第一次看秦腔,别有一番韵味,白天逛兵马俑、晚上看秦腔,不虚此行。”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激动地说。
记者了解获悉,春节期间,西安易俗社传承版《白蛇传》精彩上演,由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惠敏莉与学生张腊梅、赵璐璐等联袂出演。演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古香古色的百年剧场飘荡着青春气息,钟楼的钟声和着易俗社的秦声,让古城人民和广大游客零距离感受到千年梨园古都的文化底蕴。
记者了解获悉,西安易俗社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在宝鸡岐山演出了《大升官》《三滴血》《双官诰》《五女拜寿》等七场大戏。演出二队在革命圣地延安、法门寺景区等地为群众送上了《折子戏专场》演出。另外,易俗社文化街区戏楼每天两场的惠民演出,特别是初六、初七两晚,邀请到了晋剧二度梅得主谢涛,秦腔梅花奖得主惠敏莉、王新仓、杨升娟,京剧梅花奖得主傅希如,秦腔名家王荣华,秦腔小梅花金奖得主杨帆、何雨馨等最强演出阵容亮相,将春节演出季推向高潮。
截止大年初八,西安易俗社演出场次已达42场,惠及观众28.5万人次。
易俗社的负责人惠敏莉介绍说,这些年,他们守正创新,众多举措促传承谋发展,如教育推广努力将秦腔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和工作坊等形式,让年轻人接触和了解秦腔,培养其兴趣;重视组织秦腔演出、展览、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积极开展数字化传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秦腔表演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影响力;与旅游结合,将秦腔与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游客可通过参观秦腔博物馆、剧团、观看演出等方式,深入了解秦腔文化;创新演绎,保持秦腔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演绎,尝试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吸引不同年龄段和背景的观众;培养年轻艺术家,鼓励和培养年轻的秦腔艺术家,为秦腔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表演和创作,吸引更多观众关注秦腔;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秦腔活动,组织业余秦腔团体,开展社区内的演出和交流活动,增加人们对秦腔的亲近感。
“让更多人了解欣赏秦腔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使其光辉灿烂,是我这一辈子的奋斗目标。”惠敏莉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