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文明原点 薪火相传——“八八战略”指引下的良渚新使命
发布时间:2023-06-26 07:00:00 Mon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6月15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亚运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这一刻,源自太阳的火种,向历史欣然致敬。照亮五千年的文明火光,辉映亚运未来。

2023年6月15日,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举行(杭州亚组委供图)

火种采集,无疑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北京亚运会火种采集于念青唐古拉峰下,广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于居庸关长城北烽火台,如果说这两座城市不约而同选择了地理的标志性点位,杭州则以沉稳和自信选择了五千年历史的原点。

良渚古城遗址全貌(王川 摄)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在这里采集火种,寓意着良渚的文明之光穿过岁月时空,点燃新时代的亚运之火,象征体育精神传承发扬、赓续不竭。”

按照时间线向文明的原点行进,莫角山的火种不仅是盛夏阳光的馈赠,更是遥远历史的表达——这火光温热,如滋养着江南风土的大地;这薪火绵延,是传递文明的千载诗篇。

文明原点的叩问:良渚往何处行?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

草树相蓊郁,稻田淡云遮,这是盛夏时节从空中俯瞰良渚遗址时给人的直观感受。

良渚的故事,站在历史的高岗上看,是一个不断被讲述的过程。这个过程,因文保的成就而兴,更源于发展定位、保护理念的坚定书写。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习近平观看了良渚文化保护纪录片,听取情况汇报。那时,良渚遗址发现的脉络不可谓不清晰:1936年,施昕更发现良渚黑陶;1959年,夏鼐命名“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发掘贵族大墓;1987年,瑶山发现祭坛;1992年,莫角山遗址成功发掘……

莫角山宫殿区——小莫角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但新世纪之初,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也叩问着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大地——

《习近平浙江足迹》中描述了习近平同志来到良渚遗址时,看到这样一番景象:“山石裸露,满目疮痍,茫茫荒野上,尘埃漫天飞扬,几十家矿场的采石爆破声此起彼伏。”

会上,习近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与会者当中,就有良渚遗址的发现者、考古学家施昕更的后人施时英,他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习近平同志态度非常坚决。”

专业技术人员正在对遗址本体进行系统性保护研究工作(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掷地有声的话语,让记忆的时钟拨回到1936年11月3日下午2点,正在野外考察的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馆员施昕更,有了一个偶然的发现:在一个干涸池塘的塘底,躺着两片“黑色有光的陶片”。

经过大量的书籍查阅,施昕更得出初步结论:这陶片来自遥远的石器时代!它背后所承载的文明,必将向世界亮出一把丈量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标尺!

他兴奋地写道,“我对于这遗址的研究,更加迫切,乃不揣谫陋,毅然负责做三次小规模的发掘工作,得到意外的收获,在江南考古工作上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吧!”

1938年秋,施昕更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一书几经波折终于问世,良渚文明第一次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此后的80多年,一代代考古学家在良渚接续研究,这片“美丽的小洲”成为了世人认识中国历史的重要窗口。

2004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对良渚遗址管委会工作汇报信的批示中强调,良渚文化作为长江下游史前时期最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在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保护好良渚文化遗址,对于守护好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守护住历史,就是守护住了文脉,守护住了民族的根和魂。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下,严重影响遗址保护的石矿场关停,“炮声”不再,青山还绿,考古工作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不断迎来新的高潮。

2007年,格局完整、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

2009年至2015年,由11条水坝组成、控制范围100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显露真容……

良渚古城遗址全貌(王川 摄)

这片土地,就如“良渚”二字的字面意象,在学者的勾勒和世人的见证中徐徐展现——这里有着长堤拱卫的丰美水草,有着逐水而居的稻作画卷,有着令人惊诧的精湛技艺;有着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更有国家社会的完整雏形……

一幅真实、完整的古代中国图景,欣欣然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明历程的长歌:弦歌不辍的路途

曾有专家这样评价:“良渚,是在考古语境中最清楚的一座城。”

何谓“清楚”?

良渚先民生活场景(方建飞 摄)

夏日的晌午,我们在遗址公园走着,放眼望去,狼尾草郁郁葱葱,标识着良渚先民“堆墩”而居的生活区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遗址的发掘无疑是一项百年工程——但即便如此,发现的成果已经足够我们勾勒出这座城池的宏大尺度:

以石为基,以土为墙,引水入城,宫殿、王陵、粮仓、城门、水利设施、玉器作坊格局分明,在宽40—60米的城墙拱卫下,王者居于正中台地,俯瞰四野——阶级的分化、城乡的分野清晰明白。

良渚的横空出世,定义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时间坐标,使中华文明有了一块可以与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文明遗址并列的文明高地。

良渚陆城门航拍(方建飞 摄)

2008年10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再次视察良渚遗址保护工作。

“习近平同志多次嘱咐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良渚遗址,反复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勉励我们把良渚博物院建设成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时任良渚博物院院长的蒋卫东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

从古代中国的考古实证,到现代中国的文明表达,良渚承载起更深刻的历史使命——

2016年6月13日,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联名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遗。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要统筹安排,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2019年7月6日,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大会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部长阿布法斯·加拉耶夫的木槌重重落下,“良渚古城遗址”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王川 摄)

2019年7月6日,里海之滨的阿塞拜疆巴库,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锤定音,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这样评价: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作出的卓越贡献,是东亚和中国五千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申遗成功后,一座20米高的雕塑《良月流晖》在遗址公园入口处落成,雕塑勾勒出天、地、人的意象,象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原动力。创作者韩美林说:“良渚遗址,是文明古地,是文化高地,也是艺术圣地。我们应当让沉睡在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在我们的画本里、书法中、雕塑间、陶瓷上,都重新活起来。”

从2020年开始,杭州将每年7月6日定为“杭州良渚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对此评价:“有理由相信,良渚古城遗址还会保护利用得更好,良渚文明的故事还会传播弘扬得更广。”

文明基因的传承:解读创新的密码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总书记对于中华文明的表述,在良渚文化的元素中有着直观的体现,这也正是良渚从过去走到现在,再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核心密码。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西门世界遗产标志(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记者面前,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马东峰缓缓打开一本厚重的展册《郁郁乎文哉》,目光停留在两幅玉琮图片上。琮,是良渚独有的代表神权的玉器。第一幅是典型的良渚玉琮,第二幅的玉琮则有点不同:相同的形制,相仿的纹饰,但在线条的密度方面区别很大。

“这个文物发现于西周晋国墓中,也就是说,西周人出于某种原因,得到了这件对他们而言两千多年前的良渚玉琮,再结合自身的图腾崇拜,对这个玉琮进行了二次加工……”

横跨两千年,纵横几千里,两个时期、两个地域的文明,在一个器物上巧妙叠加融合。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将玉文化称为“玉魂国魄”。面前这个小小的玉琮,从精湛的技艺层面、审美的时空层面、艺术的融合层面、传播的广泛层面,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述。与西方文明从新石器时代跨入青铜时代不同,中国新石器时代之后,率先迎来的是玉器时代。玉,是中国文化的标识,是中国个体人格的范式,标志着中华文明以文化立国、以礼制立国。良渚文明的发现,突破了西方学术界建立的文明起源理论和发展模式。

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后,众多国际友人慕名而来(王川 摄)

如何让良渚这座“中华第一城”的独特标识更为闪耀?

在新的起点上,对良渚的认识和定位,不仅要在一锹一铲中追寻文明来源的答案,更要站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接续文化使命的语境,作出创新解读。

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杨晓萍说:“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一,良渚遗址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始终在大遗址的保护、利用、传承之路上探索创新。”

一方面,把法的思维、法的精神贯穿大遗址保护始终,推动良渚遗址保护管理走上依法治理的良性轨道,出台《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成为全国首个大遗址保护地方性专项法规;

其次,围绕文物“发掘—保护—研究—利用”全生命周期,打造“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平台,构建良渚遗址文物智慧治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新经验;

同时,在创新展示方式上,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孙海波介绍,如今遗址已经构建起“1+3”(良渚博物院加良渚古城、瑶山、老虎岭三大遗址公园)完整价值展示体系,实现考古遗址“像公园般美丽”。并通过文创集市、公益研学、公众体验、文创开发等活态利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持续点亮“良渚名片”。

当前,杭州正谋划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并以此串联起五千年良渚文化、两千多年运河文化、一千多年径山文化以及双千年古镇文化、苕溪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数字文化,让文明圣地成为发展新核。

以文彰旅,以旅塑文,核心驱动,串珠成链。

这蕴含着历史文化赋予社会经济发展的厚重底气,将在实践中推动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准确地把握现代中国、敏锐地引领未来中国。

文明火种的绵延:让历史昭示未来

马东峰说,过去我们非常关注文物的工艺、考古价值,但实际上,审美是更深层次影响人类生活的一种标准——玉石和玉器,某种意义上承载和定义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传递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种审美的底色,化成了温婉如玉、白璧无瑕的性格操守,也彰显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奋进态度。

市民参观良渚博物院(王川 摄)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良渚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这片土地首先告诉我们,文明需要在交融中进步,在进步中迭代。良渚文明不是一个囿于小圈子的文明,9道城门延伸出的广袤时空尺度上,它是具有强大营造能力的“基建狂魔”,是与中原文明有着深度交融的开放体系,是推动交流接续向前的动态过程,更是沉淀文明成果的历史坐标。良渚的火种,带着理想与激情,在中华大地开枝散叶,落地生根——

良渚古城南城墙和水城门遗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它见证着“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迈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篇章;见证“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孵化出“温暖善城守望相助”的“最美现象”。

其次,良渚也启示着我们,人类对于美、对于和谐的理解是共通的——这种理解在过去凝聚着我们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和观念信仰,在未来也必将引领我们构筑坚定的文化自信、果敢的时代担当。

当前,杭州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正全力建设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的一流历史文化名城,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这条道路上,有先人走过的步履,也将留下供后人遮阴的绿意。最忆是杭州,我们忆的不仅是美丽的风景,也是文化的根、精神的魂、审美的源。

让火种引领长路,让文明见证征途——我们当有这样的自信,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实际上在五千年前,就在这片土壤上悄然奠定了。

评论

千古江山今朝新

王 帆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良渚古城遗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也是人类文明的文化瑰宝。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明白了中华文明从何而来,才能决定我们去向哪里。

莫角山上,良渚先民迎来春日的第一缕阳光,希冀万物复苏、风调雨顺;

这缕光亦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种,喜迎四方宾客,共襄盛会。

良渚的文明之光,穿越时空,薪火相传。

在良渚,我们看到内圆外方的形制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精神信仰;精雕细琢的纹饰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湿地营城的勇气是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高尚品格;藏礼于城的智慧是交流共享、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全民尚玉的风气是温润端方、中正平和的审美理想。

“火种”在五千年前已经埋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孕育了“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时代呼唤,“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美好追求,当代浙商筚路蓝缕的“四千”精神,温暖善城守望相助的“最美现象”……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此时此刻,透过良渚这扇“窗”,看到的正是现代中国自信的模样。

作者:文/ 记者 张剑秋 徐文杰 王帆 通讯员 摇慧敏 摄影/ 记者 王川 方建飞 视频/ 记者 沈达 陈悦心 王潇雨 林舒然   编辑:严勤 王帆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