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警钟敲响!儿童插画不应沦为成人世界的大染缸
发布时间:2022-05-27 14:50:29 Fri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五月收尾,六月将近,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一则儿童插画事件引起舆论哗然。

5月26日,“人教版数学教材插画”被网友们指出画风怪异、毫无美感。引发争议是2013年出版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本,在教材插画图片上,儿童形象大多宽眼距、小眼睛、塌鼻梁、眉毛高高在上、两眼呆滞无神、身材肥胖无力,更有甚者出现吐舌、眼外侧上斜等怪异表情。

事件发酵后,5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快速发布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插图的说明,称将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并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

一波初平,一波又起。同日下午,另一网友发布了一张幼儿园儿童绘本图片,引起轩然大波。在名为《流汗啦》的绘本中,两个男生双手拖抱着一名女生的手臂,并伸出舌头舔着,而女生高昂着头,作出享受模样。资料显示,该绘本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为《东方娃娃》原创绘本系列中的科普类图书。

5月27日,《东方娃娃》编辑部作出回应,称已将此书下架,并将组织专家重新作出审读。

成人“毒”物 一条红线

儿童插画设计的爆雷事件已并非初现。往前追溯,部分儿童教材插图中曾出现儿童兔女郎装扮,女孩头戴兔女郎标志发卡、身着超短裙、脚穿撞色长袜,胸前系着红领巾。然而,事实上,红领巾与兔女郎间有着不可逾越的红线壁垒,两者是不可融合的。

无独有偶,部分儿童绘本插图还存在扯裙底、露下体轮廓等不当暗示。网上更是充斥着各类毁童年系列作品,如史考特·维森契克的《哆啦B梦》中,大雄常常对哆啦A梦动粗、随意呕吐排泄;小猪佩奇抽起了烟;兔八哥吸毒熬夜;海绵宝宝营养不良;天线宝宝呈现毫无生机的水泥色,面目狰狞,背上了恐怖的十字架等等。

高中政治课本曾对文化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处于早期认知阶段的孩童,面对这类具有暴力、血腥、色情等成人信息的视听“毒”物,并不具有甄别信息能力的他们,势必将由最初看到的不适转变为渐渐接纳,其心理健康的培养之路必将布满荆棘。

儿童世界是澄澈的伊甸园,不应沦为成人世界的染缸。保护孩子们的童心,不以成人法则同化孩童世界,应当是社会责无旁贷的重任。

儿童插画设计创新的红线在哪里?如何站在儿童视角平视事物?如何加强对儿童读物的监管评审?这是儿童教材及图书插画设计者、监管者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美感熏陶 任重道远 

此次人教版数学教材插画事件中,舆论场的主要聚焦点为儿童插画设计缺乏美感问题,从美学角度来看,这显现出在当前教育跨学科环境下培养孩童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处于对“美”依然懵懂模糊的年纪,孩童的思想、三观、情感形塑的重要来源是学校老师以及各类教材书籍,各学科教材的插画图片更是以最直观的方式对孩童产生影响。

在多年前,为语文课本上的《杜甫像》进行涂鸦创作曾经风靡一时。涂鸦者大多为青春期略显调皮与叛逆的孩子,有的涂鸦作品甚至与原作“配合”默契,人民日报更是评论“杜公有灵,亦当莞尔”。

事实上,语文课本上这幅《杜甫像》的创造者是水墨人物画一代宗师蒋兆和,原作插图中的杜甫双眉微蹙、一身布衣、身材清瘦、迎风而立,兼顾尊重历史与艺术创作。

在学习杜甫诗歌的同时,杜甫飘然独立、忧国忧民的形象早已植入孩童们记忆的深处,融入一代人的血液。孩子们在涂鸦手绘的同时,不仅可以注意到杜甫眉目之“忧虑”,感怀其精神信念,更可以深切感受中国国画的魅力所在。

孩童时期课本的出色插图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除杜甫像外,闰土刺猹、王羲之吃墨水、狼牙山五壮士、做万年牢冰糖葫芦的父亲等一系列的作品都为学习增趣,同时引导一代人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观。

儿童美感培育的路途并非一蹴而就,儿童插画设计的对象是一代人、多个民族、一个国家,艺术创新不应摒弃积极审美导向。教育之事从无小事,美感熏陶之路任重道远。

作者:实习生 张迎  编辑:徐文杰
五月收尾,六月将近,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一则儿童插画事件引起舆论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