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重磅!浙江大学发布通识教育白皮书为学校未来通识教育指明方向
发布时间:2019-06-03 19:01:16 Mon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6月3日,浙江大学首次发布本校通识教育白皮书。

白皮书全面介绍了富有浙大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系统梳理了浙大在通识教育领域的培养模式、培养路径、管理机制、课程体系。白皮书披露了浙江大学未来通识教育的具体路径和一揽子举措。

浙大通识教育起步早体系完备

率先创造了两个“第一”

浙江大学持续开展了通识教育改革,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浙大办学伊始。从求是书院的“博通格致”到抗战时期的“各具专长、俾成全才”,从建国之后的“理工结合、专中求通”到四校融合后的“知识、能力、素质(KAQ)”并重,为完善19世纪、20世纪的通识教育贡献了浙大的成功经验。

进入21世纪,学校开展了三次教育教学大讨论,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KAQ2.0全人教育共识。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带领学生感悟综合交叉的知识、锻炼全球发展的能力、涵育人文科学的素质、培养奉献家国的人格,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的深度融合。

白皮书显示,浙大特色的通识教育改革实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培养模式、培养路径、管理机制、课程体系等四方面,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创造了两个“第一”:浙江大学于2006年首先在国内实施全校性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浙江大学于2008年在全国率先成立本科生院,统筹全校本科教学资源。

具体而言,在培养模式的创新上,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大类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在培养路径上,浙江大学实施四课堂实质性融通。第一课堂以课程教学为载体,第二、三、四课堂以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并通过四课堂衔接融通,深入探索协同管理、课程教育、实践训练、孵化落地“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助力学生未来发展。

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宏观层面看,本科生院统筹全校本科教学资源,并在本科生院下设求是学院,负责通专跨培养模式下的低年级学生管理,形成了“一横多纵”的学生管理机制。中观层面看,2016年学校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并于2018年成立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通识教育推进工作组和通识课程建设小组,具体推进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创新课程体系上,浙江大学构建了涵盖“通”“专”“跨”的本科课程体系,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目前,学校的通识课程体系由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组成,前者包含了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创新创业类、自然科学类等6类,后者则包含了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科技创新、文艺审美、生命探索和博雅技艺等“6+1”类。通识选修课程体系聚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强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

积极迎接学习2.0时代

培养精英化人才

《浙江大学通识教育白皮书》对未来教育教学变革作出了新判断。

面对未来教育教学变革和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浙江大学在白皮书中提出,将进一步发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的优势,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对学生全球视野、卓越能力素质的培养,加快打造一流的本科生教育、卓越的研究生教育。核心要求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就通识教育而言,面向学习2.0的浙江大学通识教育着眼全人教育,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旨在倡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德智体美劳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陶然是浙江大学通识教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他在采访中说道,大学的重要使命就是培养精英人才,是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

“中国社会不缺乏能赚钱的企业家,缺乏的是有创新精神,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我们不缺亦步亦趋的工程技术人才,我们缺的是能进行原创性科学理论探索的科学家,我们不缺乏人云亦云的社科学者,我们缺的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并能与世界对话,能够提供精神资源和中国话语的思想者。而这些,仅依赖于传统的专业教育是不够的,必须通过通识教育才能奠定基础。”

作者:记者 郑维维 通讯员 柯溢能 摄影 朱原之  编辑:李建刚
6月3日,浙江大学首次发布本校通识教育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富有浙大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系统梳理了浙大在通识教育领域的培养模式、培养路径、管理机制、课程体系。白皮书披露了浙江大学未来通识教育的具体路径和一揽子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