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聚焦美丽杭州 走基层看变化”之酒香不怕巷子深:探富阳“黑暗小作坊”如何华丽变身
发布时间:2018-05-03 17:12:51 Thu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走近这户位于富阳市场口镇的人家,还未踏进半步,佳酿的醇香便扑鼻而来。“场口土烧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口感纯正、烈中回甘而远近闻名,是场口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47岁的徐文龙从事酿酒这一行已有十个年头,据说他酿酒时只看蒸馏水流出的多寡快慢便可以知道酒的浓度。

    作为富阳区小作坊行业全面整治提升的整改对象,徐师傅自认为是“场口土烧酒”行业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自从置办了新设备,原来一天只能酿300斤酒,现在一天能酿500斤哩!没有呛人的烟了,收入还翻了好几翻!”他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环顾四周,瓷砖地代替了水泥地,师傅们换上了统一的酿酒服,曾经的“黑暗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了令人安心的“阳光加工点”,闻“香”而来的顾客络绎不绝。

    酿酒师傅在自家酿酒厂检查设备情况

    整治工作显成效 安全监管有方子

    据了解,近年来,富阳区政府、区食安办、区市场监管局一直以《“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为指导,以《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杂食店和摊贩管理规定》为抓手,大力推进小作坊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工作,尤其是对富阳区特色乡土食品“场口土烧酒”和“龙门油面筋”的生产环节卫生把控。经过近一年的重拳整治和提升改造,“脏乱差”不再是“土烧酒”的代名词,原本在富阳随处可见的黑暗小作坊无一幸存。全区46家无证无照土烧酒小作坊,如今已有34家取得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同时关停10家,整改中2家,整治率达96%。“龙门油面筋”实现了从“标准五花八门”到“六统一”,从11家无证无照存量,到景区16家全部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整治率达100%。从原材料的的把控到生产环节的规范,所有小作坊都走上了安全、高效的加工之路,富阳小作坊行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村民在政府出资修建的统一场所洗油面筋

    政府企业强联手 经济提升有路子

    通过2014年开展的“一乡一品一规范”的盆景点缀到2017年的全面开花式风景,富阳区出台了农村食品治理、餐桌治理和食品小作坊三年行动计划。三年来,富阳区出台了扶持农村小作坊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标准化等一系列文件,拨付了农家乐建设、小作坊改造提升、品牌标准化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属地乡镇(街道)政府如场口镇为土烧酒作坊建设提供了60余万资金保障;龙门镇为龙门油面筋污水管网建设提供了50余万资金保障。同时,富阳本土小作坊企业积极参加与改造提升工作,成立了场口土烧酒、常绿卤味、安顶云雾茶等 “乡愁土味”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出台了豆腐皮、馒头、臭豆腐等20个行业指导规范,让规范引领小作坊发展,让协会领导行业发展。这一系列举措让企业主尝到了甜头,让农民增加了收入,让区域经济整体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富阳区食安办专职副主任李增富介绍富阳土烧酒

    传承创新为驱动 品牌打造有面子

    三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在以保证食品安全为首要前提的同时,一直注重加强对富阳特色乡土食品的传统工艺的挖掘、传承和保护,打造出一大批经典传统食品招牌。其中,获杭州市级以上老字号的商铺有6家,涉及食品的非物质文化传承7项(其中省级1项,杭州市2项,富阳区级4项),非遗传承10人(省级1人,杭州市级2人,富阳区级6人)。特色乡土食品品牌的打造进一步挖掘了富阳本土的文化精髓,促进了“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影响下,富阳区特色乡土食品市场依托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积极拓展国内外消费市场,切实提高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酒香不怕巷子深,富阳小作坊行业未来可期。

作者:记者 陈琳 实习生 颜君如 通讯员 姜晓霞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