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当记者问滨江区河道监管中心主任:“最难弄的河,是哪条?”他想也没想,就回答说“汤家桥河”。
汤家桥河又名月光河,原是滨江区的一条断头河。几年前,这还是一条一提起就让治水人和老百姓眉头紧皱的河道,今年,汤家桥河总算是稳定下来了。而且,不止稳定,现在的汤家桥河白鹭、月光一样不少。
这曾是一条五颜六色的河
五颜六色、臭死的、脏兮兮、杂草丛生、废弃物遍地……以上这些都曾是汤家桥河的关键词。汤家桥河的治理,是从2015年5月开始的,一开始,河底种轮叶黑藻、伊乐藻、菊花草这些沉水植物,没想到,水下被污染的淤泥太厚,一个月后全部死光了。
为什么这条河道治理起来那么难?
原来,汤家桥河周边大多是居民楼,辖区内有凤凰苑、鸿雁苑、孔雀苑三个小区,常住人口在7440人左右,流动人口多。周边小区虽早已实施截污纳管工程,但仍有个别出租屋的租户私拉乱接,将生活污水接入雨水管道排入河道。
还有附近工厂的直排废水,周边小区合流的雨污水管都让汤家桥河的水质常年没有起色。
7个河埠头1天内拆完
沿岸小区是村民们的回迁安置房。房子虽是现代小区的模样,但居民们的生活习惯仍保留着村子里的那套:煤炉放在楼道里,到河埠头上洗拖把洗衣服洗菜……
去年年底,为了加强对河道的全面治理,滨江区民政局联合长河街道和汤家桥社区,分段对河道进行了全面清淤。
趁着清淤水被抽干的空档,汤家桥河南岸的社区居民看着河水日益复清,想着重新在河边洗衣服的机会来了,便自发集资准备建造河埠头。
“就短短几天的时间,7个河埠头就搭起来了。”汤家桥河桥联络员萧祖能说。
汤家桥河的三级河长巡河都很勤快,河埠头搭好后的第二天,巡河人员就发现了这7个突然“冒”出来的河埠头,还看到不少老年人在河边洗东西,这既影响水质又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协商过后决定拆除河埠头。
刚造没多久的河埠头要拆,居民心里难免会不舒服。为了避免拆除过程中引发冲突,街道和社区提前印发了宣传告知单,拉起了横幅。“用这些水洗菜洗衣服,吃进去穿身上的对身体不好的。”站在老百姓角度,工作人员这样贴心地劝告居民。
前期工作做好了,今年3月份,滨江区民政局和长河街道联合城管局和公安分局顺利将河埠头拆除,并对被破坏的围栏抓紧修复,防止河埠头再次违建。
庄稼变绿地 绿地变“树墙”
原先,孔雀苑门前杂草丛生,破旧沙发、桌椅胡乱丢弃,一到闷热天,小区门前蚊虫不散。为改善小区环境,河长单位对凤凰苑、鸿雁苑两个小区的沿河通道加以整治,清除了水缸、桌椅等废弃物百余件。
在汤家桥河东北岸,居民还在地上种了不少辣椒、萝卜、白菜、南瓜等蔬菜作物。
日常肥料的倒入造成了河道氨氮指标升高,东一片西一块的种植地看上去也与四周的高楼很不和谐。滨江区民政局和长河街道为了修复这种毁绿种菜的现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补偿费用让居民将作物收回,同时买进绿皮,将近800平方米的土地进行覆绿。
考虑到接下来汤家桥河北岸长二区块即将开工建设,施工时搭建的民工简易工棚、临时食堂等可能会存在污水排放。为防范于未然,滨江区民政局和长河街道召开专题会议后,计划在这片绿地以北红线范围内,种上一排近300米的杉树,以“树墙”的形式保证河道水质,同时也能提升河道的美观度。
水质逐渐稳定 汤师傅工作压力减轻不少
采取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等一系列整治工作后,现在的汤家桥河水质已基本稳定。水质稳定后,建立一个长效管理机制是关键。滨江区民政局局长赵祖峰和长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河长林文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常常会利用周末时间和志愿者们一同去巡河,看到不文明现象第一时间予以劝阻。今年前三个月,河道的高锰酸钾、总磷等主要指标均有下降,现在望去,河面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漂浮物,水质主要指标稳定在四类水质,最好的时候,达到了III类。
“现在除了秋天有一点落叶之外,其他时间都捞不到什么东西了。工作负担减轻了不少。”汤师傅是汤家桥河的保洁员,自从河道水质变好了之后,河道的保洁工作让他省心了不少。现在,他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维护河道两岸的游木道,给树打药驱虫,偶尔看见垃圾捡一下。关键是,不用再闻着臭气工作。现在的他,清晨迎着日出出发,划船的时候时不时还能看见白鹭在汤家桥河上飞过。
到了晚上,月光河的名字又回来了。月色照耀下,清澈的河水泛起月光,水清、树绿、湖碧,真所谓水月云天,银波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