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看那股悄悄冥冥的溪流向东而行,不知不觉来到飞来峰下、灵隐寺前。此时夜空愈冷,人迹愈稀,灵隐正殿重门紧闭,悄无声响。于是这里会常有人赶在飞来峰下夜半时,择于水落风清羡鱼矶,看这泓溪水守望彼岸那古寺的长明灯,以期有一种心灵感悟。人道是那盏灯从未有过废熄,多少个漫漫长夜中,即使风狂雨骤,一灯如豆,泉声兀自相守,东流不息,尺水孤灯共担起佛家“传灯”的信念。 ▲森森古木间依然可见从大殿窗棂间透露出的红色灯亮,让夜行人心生一丝温暖。(摄影:云林一叶)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歇脚冷泉亭中,赏析一涧夜色,这幅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撰题的楹联,正好耐人寻味。灵竺一带向为游踪热门, 一年中的大半时间里,游人如织熙来攘往,所以冷泉亭更适宜静夜游赏。泉有言语,该静心而聆听,“冷泉”的意境也在夜深人静时。闲坐冷泉亭下,听那一路相随而来的溪泉在此冷冷喁喁,让人心绪顿生。清人杨叔怿有飞来峰一联说: “南高峰 ,北高峰 , 世事尽傥来,莫问峰来何处;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几时。”正应了董其昌之问,而下半联更有意思:不论泉水是清是浊,也无论泉水时冷时热,重要的是人心先要耐得冷,方能觉悟泉自几时冷起。而换作白天在此,摩肩接踵之间,了无静听冷泉的氛围和心情,更遑论泉冷与泉热。 ▲冷泉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