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对于很多人来说,金庸的作品无疑是成长的陪伴,对于浙江海宁而言,金庸则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金庸旧居俯瞰图
据港媒报道,10月30日晚,金庸(本名查良镛)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
1924年生的金庸先生,为读者编造了一个奇特的武侠世界,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跃然纸上——郭靖、黄蓉、乔峰、杨过、令狐冲、小龙女……
前来追思金庸先生的游客
“凡有华人处,必有金庸小说”,成了金庸先生最高的评价。11月1日,杭州网记者一行人实地探访了位于浙江海宁袁花镇的金庸旧居。
“旧居”变“故居”
从杭州东出发驱车大约七十余公里,下高速后不久即可达金庸出生地袁花镇新袁村,路边坐落着一大块仿古建筑即是金庸旧居。
金庸先生出生之地
据金庸旧居工作人员给出的资料上记载,金庸(查良镛)先祖于元时自婺源迁居此地,置地造房。金庸旧居原为查氏族人祖居的大屋,1998年因年久失修,由海宁市政府拨款修缮,总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
在旧居内部,陈列着诸多与金庸先生有关的物件和信息,包括其出生的房间,生平事迹,查家的传承等等。
“原先的老宅子比这大了很多。”在旧居,记者见到了金庸先生同父异母的弟弟查良楠,他告诉记者,原有的建筑远比复建的面积广大,复建只是针对的澹远堂等主要建筑。
新袁村目前还居住着大批金庸的族人,查良楠介绍,大伙几乎都没怎么见过金庸这位“大名人”,金庸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金庸先生过世后,来拜访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据金庸旧居管理员马聪聪介绍,31号前来吊唁金庸先生的人就超过了400多人,比平时一周的人还要多。
11月1日上午,迷恋金庸作品以及其他各界人士自发组织了先生的吊唁追思活动,现场摆满了白菊、黄菊和先生的十五部著作,斯人已去,旧居也变成了“故居“。
六归海宁 遗憾未回出生之所
得知哥哥金庸故去的消息,并不是金庸香港的亲人告知的,直到现在也没有接到金庸香港亲人的电话,对于哥哥的葬礼,查良楠老人更是一无所知。
金庸同父异母的弟弟查良楠
1948年,时年24岁的金庸先生摆完结婚酒席,就前往了香港,查良楠老人年仅六岁。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有一些书信上的联系,后金庸先生也曾提供过经济上的帮助,但最终还是断了联系。
1992年,金庸先生首度返乡,回到了母校袁花镇中心小学,并资助学校建设图书馆。此后,1994年、1996年、1997年、2003年,金庸连续多次返乡。每逢回乡,金庸总不忘回母校走一走,最近一次回故乡,是在2008年。
而离小学仅隔3公里的出生之地——查氏祖宅,金庸先生却再也没有回过。
1938年,金庸先生母亲避战乱途中因病早逝。在金庸首部武侠作品《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生母名为“潮生”,就是金庸生母的名字。书中描写陈家洛回乡时的情形:“……己牌时分已到达海宁城的西门安戌门。他离家十年,此番重来,见景色依旧……回忆儿时母亲几次携了他的手在此观潮,眼眶又不禁湿润起来。望着大海,儿时旧事,一一涌上心来……”
根据海宁当地金庸小说研究者的统计,在金庸小说中,对于旧时记忆演化来的情节比比皆是,其最出名的射雕三部曲中不止一次提到嘉兴、海宁等地名,除此之外,以家族、家人为原型的人物、事件也寄托了先生的回忆和思念。
对于故土的思念和六归海宁唯独未回出生之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怪我没有保护好父亲。“站在旧居中写着金庸先生出生地的地方,查良楠哽咽很久,他觉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父亲的惨死,查家败落,让金庸先生冷了回旧居的心。
“如果一个人离开家很久,在外边住的时间一长,对故乡怀念的感觉就越深……总想老了,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住。”晚年金庸曾如此感慨,遗憾的是,直至去世,金庸却再也没有踏入过旧居赫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