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余杭红丰社区“变形”记
发布时间:2018-10-05 14:49:56 Fri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红丰社区,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地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 是一个满典型的城中村。

时光倒流30年,那时的红丰村是临平城里数一数二的“亿元村”。“谁家的姑娘能嫁进来,那是有福气的事。”社区党总支书记唐建忠说。

他是土生土长的红丰人,上世纪90年代退伍回来就到了村里工作,一干就是25年。

在唐建忠看来,开发区起步在这里,是贝达、万通、微光,还有华鼎这些上市企业的“福地”,如今更是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福地——“托了开发区的福,农村娃去了城里上学,家门口还有卫生服务站,是个好地方。”

先富起来的红丰人,更为向往的是,功能完备、设施现代、环境优美、出行方便,自然风光秀丽,社区充满活力,产城人充分融合的新蓝图。

水清景美

“这个池塘在我小的时候,都是可以抓鱼的。”家住东湖街道红丰社区胡石罅自然村的胡金林提起家门口的池塘时回忆,“2005年以后,这个池塘就变得越来越脏了,什么垃圾都在这个池塘里。一到夏天,又脏又臭,塘面上还浮着厚厚的一层绿色的脏东西。”

唐建忠也记忆犹新,“那时候胡石罅自然村周边都是企业,外来人口增多了,一户本地人家里差不多住了十来户外地人,环境负荷超重了。”

一出门就能看到池塘的胡金林,有些“看不下去了”。

在居委会的支持下,经过仔细摸排,“2010年11月截污纳管在池塘边留了6只排水口,有5只出现了严重的污水倒灌现象,北侧有几户居民没有纳管,有粪便直接排到池塘里,而且这个池塘没有外排放口,是一个死水塘。”

这个占地约3亩,长112米、宽17.5米的池塘,“变成了墨绿色,还有一股很难闻的臭气。”唐建忠还发现,“常常有路过的人随手把垃圾扔进池塘。”

事实上,胡石罅自然村池塘的变化,也是整个红丰社区的一个缩影。

作为余杭临平副城北片的重要产业集聚区块,红丰社区就在国家级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内,其河道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源和农业面源。

胡金林自己掏了上万元,“买了水泵,请了工人,把这个池塘水抽空,接着把垃圾都清理了一遍。然后一头从边上的河里引来水,一头又把池塘的脏水抽到污水管网里去,这样这个池塘就活了。”

之后,红丰社区又针对池塘中淤积了1.5米深的淤泥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同时将6只排水口全部封堵,并对北侧的生活污水进行了纳管。

变化随之而来。“现在池塘里的水已经干净多了,垃圾、臭味也都没有了。还从外地买了很多水生植物养在池塘里,进行一次生态化治理。”已经58岁的胡金林,还保持着习惯,每天一早就起来划着船在池塘里捞垃圾,“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都不用怎么打理了。”

社区和谐

产业发展了,外来人口也多了。

2007年撤村建居的红丰社区,如今常住人口2500余人,新红丰人却接近2万人。“人口倒挂现象严重,社区管理是个难题。”唐建忠说。

比如出租房管理,就是个大课题。

红丰社区动了脑筋,推行保安化委托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委托余杭区保安大队与社区出租私房房东,根据双方自愿的原则,签订《委托管理协议书》,并交纳相应的委托管理费,用于聘用保安,协助房东办理租房备案、登记、申报。

为方便新居民办证,设立了红丰社区警务室和社区新居民办证服务中心,及时将新居民服务管理、居住证制度、法律法规等资料有效地宣传给广大新老居民,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面临的困难和需要的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红丰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园和入学问题,社区决定从创新社会管理,为新居民服务的角度出发,投入资金28万元,建造300平方米的亲子园,为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

城中村里道路错综,小巷交错,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员集聚,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较高,居民安全感缺失。

介于这一实际情况,社区及时组建了党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开展日常治安巡查。“我们投入资金35万元,安装监控器 72 只,完成社区主干道的监控安装工程。监控安装的完成,一方面能提高破案率,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震慑犯罪分子,提高居民的安全感。”他说。

消防隐患也不容小觑。

“我们这里规下企业和出租房多,老实讲,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是睡在火炉上,一刻都不敢放松。”唐建忠说,在开发区消安办的指导下,社区创新设立了红丰社区消防工作站,投资20万余元为每户居民家庭配备灭火器,配备了基础的消防设施,并专门腾出了独立的办公场所,组建义务消防队,由社区分管综治的工作人员担任站长并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此外,还要在辖区范围内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巡查,增强居民与各单位经营者的消防安全意识,及时消除消防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可以迅速的组织扑救,保障居民与各经营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社区不断的管理创新,他们也捧回了一个个金招牌——“清洁余杭”示范社区、余杭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余杭区文化社区、余杭区家庭示范社区、余杭区庭院整治示范社区、杭州市百佳农村星光老年之家等荣誉。

期待未来

都说,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也是为了人民。

要说起农民的获得感,集体经济是个硬杠杠。

过去,红丰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村集体企业,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运作的完善,许多乡村企业辉煌不再。为了走出一条增加集体收入、持续发展的新路子,2007年,红丰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了稳定人心,唐建忠担任合作社董事长。

他从实际出发,带领一班人,对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办公用房、老厂房、仓库等进行资源整合、二次开发。同时,也对集体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实行道路停车规划,进行一定的收费等,以增加集体收益。

2008年至2015年,红丰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累计分红资金达到了570万元,其中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施“分红比例逐年递增”工作,三年共分配资金330万元,居民的福利保障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经济条件好了,对美好生活更向往了。

红丰社区,这个政府开发建设的福地,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福地。已被开发的区域,或是崭新的厂房,或是建筑工地,面貌日新月异。

唯独尚未开发的老旧居住点,没有到位的基础设施,没有围墙和门岗,路灯不亮,绿化稀缺,白天灰尘满天,晚上漆黑一片。

有人这样形容当时的环境:杂物四处堆,楼道积满灰,处处闻臭味。

四年前,做丝绸纺织生意的唐建仁下了决心,在北站附近买了一套商品房。

他今年49岁,1998年因为修建北沙路,家里的小二楼拆掉了,后来在杨树河区块,新建了三层楼,“房子不在马路边,出租房价格起不来。”

即便如此,每年12间出租屋,还是给他带来数万元收入。“坦白讲,村里条件还是差,不说基础设施,这两年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有车,小小村道也有早晚高峰,堵得死死的。要说住,那还是商品房舒服。”

刚刚签约的他,正在经历第二次拆迁。

这次范围主要是杨树河区块,具体有三块,其中,红丰社区8、9、10组的杨树河新村,主要是北沙路以北、红丰路以西,天荷路以南和港园路以东区块;7组汤浦庙前区块,是指振兴东路以南,红丰路以东和新颜港以西区块;而4、6组胡石罅区块的是超峰东路以南,红丰路以西和星光街以北范围。

这次拆迁一共要涉及332户农户,交地面积22.4万平方米。

腾挪出来的土地,是为了开发区更好地向“长三角一流科创新区”、“杭州都市品质新区”的目标,高歌猛进。

而城市规划的角度看,也要全面实现产业与人居的和谐。

其中心城市设计,即以荷禹路为中轴,按照设计规划,这里将拥有国际学校、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国际医院等多个城市功能设施,形成集公共管理、商业商务、科技创新、品质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度复合、花园式、生态型开发区公共中心区。

已然振兴的红丰社区,我们更期待它未来的新面貌。

作者:通讯员 陈芳语 记者 颉月娇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