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过了就是年,又到灵隐腊八粥香时。
1月17日(丁酉农历腊月初一)清晨,杭州灵隐寺斋堂举行腊八粥开煮洒净仪式。
早上四点,第一锅腊八粥出锅,第一碗腊八粥首先供佛。
上午九点,诸法师按照佛教仪轨,分班在各个殿宇佛堂行四圣供,用腊八粥和时鲜果蔬供养诸佛菩萨。
上午十点之前,第一批腊八粥发送。杭州市第一福利院的800名老人和杭州市运河小学900名小学生尝到了灵隐寺熬制的腊八粥。
从腊月初一到腊月初八上午,灵隐寺将为杭州和周边城市的民众,派送30多万份香糯可口的腊八粥。
今年,灵隐寺通过网络、微信,征集到298家慈善公益机构和爱心发放单位(包括社区)一起分发腊八粥。
电视电台、报社网站等40多家新闻媒体协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与杭州志愿者协会、铁路志愿服务队携手,分头将腊八节的温暖送往重点工程工地、铁路高速公路、地铁长途客运站、街道社区、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和民工子弟学校等弱势群体聚集区域。腊八施粥的受惠人群扩大到新四军老战士、抗战老兵、在杭老科技功勋等,很多社区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领到灵隐寺的腊八粥。
寺院用心做好一碗腊八粥的发心,赢得了许多热心人士和单位机构一起共襄盛举。除了义工群体的辛勤付出外,在腊八粥的物流环节,得到了中国邮政速递杭州市分公司的大力支持。腊八节期间,四辆邮政速递车承载着灵隐寺的吉祥祝福,将温暖传递到街道社区、医院学校。
在杭新闻媒体单位和杭州灵隐寺,聚集社会力量,共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腊八文化的影响面正得到进一步地拓展。
2008年,灵隐寺继承传统,重新恢复腊八施粥活动,施粥规模和范围逐年扩大拓展,影响海外。到2018年为止,灵隐寺已经连续10年开展腊八施粥活动,派送的份数从开始的10万份,增加到了如今的30多万份。
灵隐寺负责熬制腊八粥工作的圣闻法师告诉记者,灵隐寺从腊月初一凌晨开始煮粥,到腊月初八中午结束。6口蒸汽大锅,24小时不间断地煮粥,每天可生产4万多份腊八粥。为了保证灵隐腊八粥的质量,寺院不打算再扩大生产规模。
法师特别提醒媒体,需要告知民众食用灵隐腊八粥的注意事项:
※灵隐腊八粥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常温保质期不超过2日。每日发放的粥皆为当日凌晨熬制,请广大市民及时食用,以免久放变质。
※今年的腊八粥,全部采用更加健康的铝箔碗包装,切勿直接放入微波炉加热(以免发生意外)。推荐把粥倒入常用炊具内加热。
佛教腊八供佛施粥,源于牧女献羹,佛陀成道的故事。最早记载中国佛教寺院腊八施粥的典籍是北宋《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浙江大学民俗学教授吕洪年认为,腊八粥在杭州落地生根,主要归功于灵隐寺。早在唐朝时期,灵隐寺出产一种叫“桂花鲜栗羹”的点心,后来发展成了由多种原料熬制的腊八粥。每到腊月,灵隐寺的僧人拿出豆子、谷米,熬制成粥,赠给施主,并济穷人渡过年关。
北宋年间(1071年),在杭州当父母官的苏东坡到灵隐寺过腊八节,所见所闻让他诗兴大发,写下《留题灵隐寺方丈》的七律。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诗句中的“朝哺”,指的就是“腊八粥”。
历史上,灵隐寺曾一度停止腊八施粥,直到1978年,灵隐寺恢复对外开放。当时僧人们用于熬腊八粥的食材只有糯米、花生、红豆、白果等,且数量有限,仅能满足于寺院僧众和部分在家弟子的需求。后来,灵隐寺重修药师殿,僧人们把腊八粥送给专家和工人,感谢他们的辛勤工作,余下的又分给到访的客人。由此,灵隐寺渐渐地恢复腊八施粥的传统。恢复腊八施粥传统的源动力,来自于感恩。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腊八施粥救济穷人的意味逐渐消退,但其“心怀感恩、回馈社会”的精神内涵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
在灵隐寺的影响下,“过腊八节,喝腊八粥”习俗,逐渐普及民间,影响扩大到江浙徽区域。
2017年12月,“灵隐腊八节习俗”入选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灵隐腊八节习俗”申遗,将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1月22日,一场以“传承文化自信、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腊八文化论坛,将在西湖国宾馆举行。文化学者、民俗专家、非遗传承人、政府官员等,围绕“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以省级非遗项目——“灵隐腊八习俗”为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挑战,从非遗的保护和创新两个领域展开演讲及讨论。
为了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灵隐寺还以腊八节为契机,开展腊八文化走入校园活动,播撒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这几天这项活动已经进入高潮,校园腊八文化传承基地在卖鱼桥小学、求实星洲小学授牌、学生腊八豆拼画大赛义卖、“腊八文化”校园课程绘画等正有序进行。
1月24日,丁酉农历腊月初八,恭逢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依据丛林传统,灵隐寺将举行大型讲经传供祈福法会。法会号召大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秉承佛教慈悲、包容、感恩的精神去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人间佛教精神,建设人间净土。
腊八文化蕴含着慈悲的济世情怀,包容的成就心态,感恩的回馈精神。
今年灵隐寺腊八节的系列活动,体现了佛教回报社会,广结善缘的优良传统;引导大众关注传统文化,参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保护珍贵中华传统文化习俗与文化遗产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不断地证明腊八文化习俗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产物。
两千多年来,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水乳交融,腊八施粥文化习俗是这一特征的鲜明代表。
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腊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精神的具体显现,是中国式感恩精神的文化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