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杭州人会在这天祭祀先人,杭州的各大寺院会举行盂兰盆佛会。 据由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说: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阴间要给鬼放大假。这一天,家家祭祀祝享,超度亡灵。杀猪宰羊的肉店也歇业一天,当然,不仅是这一天市井吃素,没人买肉,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怕亡灵们被这些畜生的魂灵误撞,回不去了。 这一日,有钱的人要请和尚、道士做佛事、道场,用竹篾编织盂盆状器物,内盛纸钱,用竹竿挑起焚烧,称“盂兰盆会”。宋时,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也说:故都(杭州)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谓云“盂兰盆”。 宋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说“盂兰盆”更为具体:“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这个风俗到了后来,更以装饰为重了,以木刻竹削,饴蜡剪彩,模仿花叶之形。 这些竹编盂盆,有放在水中烧的;也有放各色灯盏在西湖以及城内各市河中,任其飘去,称为“照冥”,也叫“湖灯”。 浦阳江放灯 邬玮砾 摄 早先的“湖灯”也有用大蚌壳做灯盏的,里面装以菜油,剪一段高粱秆,穿一个小洞,贯以灯芯,放于菜油里。于是,坐船中的,趴岸边的,将灯点燃,罩一个荷花形的灯笼壳,轻轻地把灯漂在湖面上,让它随风逐浪汆向远处。这时,岸上锣鼓喧天,天光与灯光上下辉映,水天混沌一体。时人刘邦彦有诗形容湖中夜景:“金莲万朵漾中流,影摇鸿鸟乱汀洲。”景色绚丽。 在早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在民俗中是与三大阳节相对应的三大鬼节之一(三大阳节:过年、中秋、重阳;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冬至)。这一天的晚上,西湖上是“金莲万朵”,越漂越远,与空中的星星连成了一片。放出去的湖灯,是不允许收回的,一去不返,最终沉人湖底。 所以,当时市井中的人情往来,是不允许送灯的。因为只有鬼才需要有人送灯,以照幽冥之苦,使其泛慈航而登彼岸。 宋代就有一句俚谚叫“赵长老送灯台,一去不返”,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天圣中年,有一个叫赵世长的,忽然官运亨通,去西京当留台御史。由于他姓赵,性滑稽,又自负其老,人称赵长老,官职又是“留台御史”,当地轻薄子弟说:“此回真是赵长老送灯台了。”赵世长很不高兴,又奈何不得,幽幽而去。没曾想,这一去,还真死在任上了。 如今,结婚做喜送人灯具好像是不忌讳了,但“放湖灯灯”倒是实实在在地留在了杭州话中,成了一个不祥的方言。不过,这一种理解,仅仅限于老杭州人。对年轻的杭州人说来,“放湖灯灯”与“放鹞儿”、“放野马”差仿不多,说的都是放任自流。 延伸阅读: 七夕节,聊聊杭州那些流传至今的风俗 西湖七月半 赏得心中月 杭州话:“蜡烛”,考证杭州方言中的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