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浙江缅怀4000余名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赠者
发布时间:2021-03-28 15:48:31 Sun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3月28日上午,在中国传统缅怀逝者的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生命乐章 致敬捐献”2021年浙江省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杭州钱江陵园“生命礼敬园”举办。

浙江已有4000余名捐赠者 已登记10.73万人

2010年10月11日,贵州籍在杭保安冯周发因意外离世后捐献器官,成为浙江省首位人体器官捐献者。如今,他的名字就被刻在钱江陵园“生命礼敬园”内的“大爱无疆”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纪念碑上。

11年来,爱的接力从未中断。记者从浙江省红十字会了解到,自2010年浙江省作为全国11个试点省市启动实施人体器官捐献、2016年启动遗体(组织)捐献以来,截至2021年2月底,全省已有器官捐献者1642名,遗体捐献者780名,眼组织捐献者1559名,脑组织捐献者144名,同时还有10.73万爱心人士主动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

不同的故事 同一个心愿——让生命延续

在捐献者中,有离退休人员、公务员、医护人员、教师、学生、军人、商人、务工人员、农村居民,甚至还有国外友人等等。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年龄,但他们都拥有一颗大爱之心、一份善良之情。

2020年8月9日,浙江舟山年仅8岁的余东臻捐献了肝脏、两个肾脏、心脏和2只眼角膜,帮助了来自浙江、江苏、江西、河南、河北的7位患者,其中肝脏移植给了两位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患儿。

2019年,浙江大学退休教师郭敏俐因病去世,遗体捐赠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她的公公蒋礼鸿、婆婆盛静霞(均为原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分别于1995年、2006年捐赠遗体,他们的名字闪耀在学校“无语良师”纪念碑上。

纪念活动现场,器官捐献者刘李彬的妻子疗美玉默默地在纪念碑前抹眼泪。2018年,她的丈夫刘李彬因工作意外离世,在通过杭州红十字会了解到器官捐赠可以延续他人生命之后,她便和家人商量决定将丈夫的心脏、胰脏、肾脏、眼角膜捐赠给红十字会。

记者了解到,疗美玉是江西上饶人,自三年前丈夫去世后,她独自在老家扶养三个孩子,目前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12岁。期间,她也受到过不少非议,有人说她为了钱,把丈夫的器官卖了,也有人说她心肠太狠,面对这些非议,她内心也有许多委屈。好在,家人和社会给予她支持,让她慢慢走出痛苦。

今年3月的一个晚上,她收到来自受助者的感谢信和录音,她说,那一刻她觉得这一切都值得。“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受助者的声音,我希望他们替我老公好好活下去,也希望老公在天堂的某个角落保护他们的健康。”疗美玉红着眼说。

致敬捐赠者 我们从未忘记你!

活动最后,浙江大学医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的学生,“生命之舟”志愿者服务队,器官和遗体(组织)捐献者家属等上百人在纪念碑前,为全省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献上鲜花,静默缅怀,向捐献者致敬。

为纪念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目前浙江省11个地市都已基本建成了以褒扬捐献者为主题的“生命礼赞”场所,省本级的“生命礼敬”园、“生命礼赞”主题文化公园也于去年年底先后开园。

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赠是一项高尚而值得付出的人道事业。当生命完成了旅程,器官、眼角膜对本人不再有用,但对于器官衰竭和失明的患者来说,却是他们最大的奢求。

目前,全国每年有30万器官衰竭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的手术只有2万例,大多数患者依靠药物和机器维持生命,更多的患者在焦急和苦苦等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约400万人,其中约200万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每年施行的角膜移植手术例数仅为4000-5000例。

浙江省红十字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缅怀奉献者,同时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支持人体器官捐献这项崇高的人道事业。

作者:记者 陈培 通讯员 李伊平  编辑:李建刚
3月28日上午,在中国传统缅怀逝者的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生命乐章 致敬捐献”2021年浙江省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杭州钱江陵园“生命礼敬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