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 在杭州传播审美价值的新境界
发布时间:2019-01-25 17:50:28 Fri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如果说江南是一首诗,杭州,就是诗里最清丽的一笔。它既有苏州的温雅婉转,又多了些许悠扬和大气。

那么江南与诗性文化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发现诗性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士林教授的《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讲座也许能回答这些问题。

近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未来讲堂第四讲在杭州城研中心仓前大楼109报告厅举行。

刘士林认为,对以务实著称的中国民族来说,由于持续的文化压抑因而它的审美机能是严重匮乏的。在充满苦难、又在苦难中产生出巨大生命热情的江南轴心期,才使得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从沉重的政治伦理异化中解脱出来。以礼乐政治为中心的“北国诗性文化”,只能看作是一个自身特征尚不明晰的“初级阶段”或“早期状态”。

关于江南诗性文化的现代性意义,刘士林认为江南文化是中国诗性文化的最高代表,它把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审美需要充分展示和表达出来。江南诗性文化是最有可能成为启蒙、培育中国民族的个体性的传统人文资源。在这个严重物化、欲望化的消费时代中,如何守护与开放好这一沉潜的诗性人文资源,依据它提供的原理创造出一种诗化新文明,是在江南重新发现中国诗性文化的根本目的。

关于伦理人文与诗性人文的关系,刘士林说,江南诗性人文与齐鲁伦理人文既相对立又相联系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深层结构原理。只有在两者的张力与斗争中,才可以实现双方各自的本质力量。当下,要在诗性人文与伦理人文的矛盾冲突中努力彰显中国文化的生机与丰富内涵,开拓中国文明固有伦理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新境界。

讲座深入浅出,兼具学术性与科普性,让在场的听众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对江南诗性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讲座结束后,刘士林还就江南诗性文化的内涵与平衡点、江南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区别以及江南诗性文化在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据悉,浙江人文大讲堂·未来讲堂为浙江省社科联和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品牌讲堂,旨在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搭建一个“科技”与“人文”碰撞的舞台,为周边广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及社区居民提供精神大餐、思想盛宴。迄今为止,已邀请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公凯,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等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历史文化” “笔墨艺术、美术理论、装置艺术、建筑设计的创意实践” “传统谥法的政治学意义”等主题开展演讲,获得了听众的一致好评并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


作者:记者 许佳炜 通讯员 董 雷  编辑:徐洁
那么江南与诗性文化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发现诗性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士林教授的《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讲座也许能回答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