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晚,网友@成熟大米 在文二西路世纪联华华商店的门口,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知道:王四美又回到杭州了。 说起“王四美”,他在杭州的名气不亚于前段时间我们曾报道过的“假摔帝”:他可是杭州职业乞丐中的“风云人物”。2013年,摄影师张力凭借一组由他“主演”的《杭城乞讨父子的生活》的照片折桂“年度专题摄手”。 时间拨回到2009年的11月4日,有位路过的女大学生李丹给杭州110打了电话,说在路边有个老太太孤零零地坐在街头,她身下是一辆轱辘板车,面前有一个装钱的破脸盆。猛烈的寒风把她的白发吹得乱舞,老泪无声地淌。 小李对警察说:“她只有一个人,说话都说不清楚,两只眼睛里有泪花,这使我想到我已经去世的奶奶,所以……我想帮她……我听她说了好多,只听懂了一句,就是没人管她了。” 不过据事后去救助站了解情况的记者报道,老太太祖孙三人都是救助站的熟客,她的儿子就是“王四美”,当时他对前去采访的记者和警察振振有词地说“(妈妈)死了就死了,人总是要死的…你们知道什么,我每次把她放在路上,都在旁边看着的。我就在街角” 当时记者问他:你就没想过找一份工来养活祖孙俩么? “我会干什么?我什么也不会,我就会扫地!我能离开他们去扫地么?”王四美说。 11月28日,杭州网刊发报道:《职业乞丐探秘:城里磕头行乞老家有房有地》 这篇报道中,引用了杭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陈国民的一段话:“目前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大多将乞讨作为职业,作为敛财手段,而且收入不菲,‘城里磕头,回家盖楼’的现象确实存在。” 据2009年杭州市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底,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12078人次。陈国民说,杭州救助流浪乞丐是周边同等城市的3倍,杭州市去年(2008年)为流浪人员无偿购买车票达100多万元。国内很多大中城市都面临着救助的压力。 这是王四美在2009年里第四次被遣送回乡。 两年后的2011月10日晚上7时许,网友“散落村庄”在湖墅南路丽阳国际大厦楼下拍摄了一对流浪的“父女”,他在新浪微博上说:“‘小女孩’叫王何碧(谐音),今年五岁,还没有上学,多次在我们公司楼下乞讨,晚上就这样睡在大街上。” 很多网友看到微博上照片后,非常关心这对“父女”俩,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温暖地方休息。也有网友觉得流浪的男子年龄太大,孩子还很小,怀疑是不是被拐骗或租用的孩子,甚至有热心的网友拨打110报警,希望警方能送他们去杭州市救助管理站。 你猜得没错,这对“父女”俩正是杭州市民的“老朋友”:王四美和他的儿子。 原来2010年,王四美8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去世后,他选择继续流浪大城市,年幼的儿子随着他在风里去雨里来,乞讨街头。 这一次,杭州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再次和蚌埠救助站的严科长联系,派专车将王四美和他的儿子护送回老家。 据阜阳救助站的张站长向记者介绍:王四美所在的尚庄行政村,其实并没有不顾王四美。“我以前在镇里工作,就在电视报纸上看到过王四美的报道,我们对他也很关心,村里也给他办过低保,可是他连续两个季度不去领钱,低保就自动取消了。”他补充道,当然,这次,他愿意领低保金,我们还是会帮他办好的。 王书记说,村里在2008年给王四美另外找地建了两间宽敞的砖瓦房,分给他们家三口人的田地,可是他把这些都扔下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样想的,是不是太习惯在大城市里的流浪生活?” 得知这次,王四美和他的儿子又被送回来了,王书记表示,等村里接到救助站的通知,会马上派车去把父子俩接回来,然后给他们的新房里准备好锅碗瓢勺、油菜米面,让他们安顿下来,“我们为他做了这么多,这次,真的希望他们不要再出去流浪了。” 这是当年(2010年)5月以来,杭州救助管理站第5次将王四美父子遣送回乡。 2012年5月初,正在杭城街头乞讨的王四美父子引起了一位摄影爱好者张力的注意。张力跟踪拍摄了父子两个月,随后,腾讯《活着》专题根据张力的图片做了《乞讨的真相》专题报道。 在这篇报道中,编者提出了两个问题“是谁让农民种地挣不了钱,是谁剥夺了他们的谋生能力?” 看上去很深刻的样子… 2012年9月21日,在王四美“主演”的摄影作品《乞讨的真相》公开报道后的两个月内,他们得到了大批杭州网友的帮助。热心的网友组织给他们租了房子,帮助王四美的儿子找到了幼儿园,热心市民还给王四美介绍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9月21日晚,几名网友到王四美家,给他的儿子过生日。 在这组报道的拍摄手记中,作者张力写道: 近期深圳拟出台方案,将控制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纳入城管考核指标,被网友们解读成深圳将全面禁止乞讨,再一次将这一话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发展经济、构建繁荣城市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城市角落里的这一类人群。如何安置好这类人群,如何加强社会保障,如何从源头上遏制乞讨者以及职业乞讨者,是政府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老王父子是不幸的,因为生在了中国这个经济转型时代,各类保障都不完善;老王父子也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了大批有爱的网友,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改变了两个人的一生,不管这个社会道德怎么沦丧,我依然相信,人间是有温暖的。他们的未来会很美好,在此再次替他们感谢广大热心的网友,2012,爱与大家同在。 2013年,摄手张力凭借一组《杭城乞讨父子的生活》的照片折桂“年度专题摄手”。 好吧,王四美先生,杭州“欢迎”你,请你安心在杭州生活、工作,不要再上街乞讨了。 三年之后,2016年的10月31日,网友@成熟大米 发了一条微博:【职业乞丐王四美,你想把儿子培养成职业乞丐新一代吗?】……宣告着王四美再一次回到了杭州的街头,在微博中他写到: 拖着老娘,携着幼子,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现在四肢健全的他,又带着自己本来应该在教室上课的亲生儿子,在杭州乞讨。 这个男人为何如此狠毒? 四年前杭州某知名论坛上的一位年轻摄影师帖子,让不少人认识了一个带着儿子行乞的乞丐王四美。这位年轻摄影师把王四美作为弱势群体正面形象去采写,引起了网友争论。 其实王四美从2009年开始,就已经成为职业乞丐中的“网红”,被全国众多媒体相继报道。网友在网上找出的大量关于王四美的报道,都是说他好吃懒做,心狠手辣,为了乞讨到更多的钱,将自己的母亲王邓氏当做乞讨的工具,让8旬老母寒风中乞讨,在救助站被工作人员批评时,还振振有辞:死了就死了,人总是要死的。为了赢得同情,还把儿子的头发养长,冒充女孩。同情心泛滥的网友,曾经想办法给他找了工作,给他孩子解决上学,但是他现在又在杭州街头继续乞讨,并且对杭州救助站的政策了如指掌,生病了,知道第三医院可以免费治疗,知道怎么样察言观色赢得同情,这样的城市顽症何时了? 市民的同情心泛滥,让职业乞丐得以生存。在杭州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背景下,职业乞丐的现象任何改变?手机抓拍星期五(10月28日)晚高峰,文三路九莲新村人行道。 说起网友@成熟大米,他是浙江广电的“网红摄影记者”。2016年,周建仕在杭州街头发现了一名流浪者金南星。和其他职业乞丐不同,金南星从不乞讨,仅靠拾荒谋生。浙江广电新蓝网的报道《记者历时半年观察,金南星为何在杭州“流浪”56年?》,就是根据周建仕的长期跟拍而来。这期节目让网友、市民了解到了杭州城市流浪者的生存状态,以及民政部门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工作。 用从不乞讨,自食其力的流浪者金南星和王四美相对比,前者是有尊严的生;后者仅仅是“活着”。 昨天(27日)晚上,@成熟大米 发现王四美再一次出现在了杭州街头,地上铺着他儿子的所谓“画作”在向路人兜售。王四美坐在一旁的花坛边看着自己的独子,一如那年深秋时节,他躲在暗处看着自己白发苍苍的母亲坐在轱辘板车上流着眼泪,面前放着一个装着零钱的破脸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拍下这两张照片之后,@成熟大米 发微博感叹: 对于职业乞丐,我们能否说No?由于网友的善意被利用,会造就职业乞丐这个群体的恶性循环;一个和“劳有所得,自食其力”相违背的不好的社会风气。在这样的家庭生活教育环境下,他未成年儿子的前途真让人忧心! 杭州一位年轻摄影师曾给他做过正面报道,当时我持反对意见。几年下来,结果还是如我所料,拿自己至亲骨肉做道具的职业乞丐,杭州真的就拿他没辙了吗?除了谴责和反对,用法律武器追究其剥夺未成年孩子的受教育权,似乎是我们唯一可以为王四美所做的事情。 进入论坛讨论 延伸阅读: “网红摄影记者”周建仕: 做有价值的记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