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亮相在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讲述了自己对西湖大学的期许。
西湖大学的诞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2015年3月,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王坚七位西湖大学倡议人,正式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建议》,希望申办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8年,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这标志着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就此诞生。
施一公坦言西湖大学的目标是世界一流,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底气?
“过去一年,我和我的很多同事全力以赴创建西湖大学,这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大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西湖大学的诞生和发展,是建立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土壤之上,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他说,仅过去2年,西湖大学就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6000多份申请,从中近百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被聘用,其中80%是中国自己培养和输送出去的优秀学子。“正是祖国的大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飞跃,我们才得以迎来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得以创办一所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新型大学。”
西湖大学的诞生不仅仅是应时势之变,更是应教育之需
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而根据施一公过去几年的经历和调研发现,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更多的原创性的突破,我国原创性研究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尖端、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己去创造。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对我而言,这就应该是中国未来教育努力的方向,也是西湖大学创校的根本宗旨和使命。”
施一公所说的不仅仅是科学家、教育家的梦想,更是百姓大众的目标,共同的热切盼望。
华侨辗转33个小时捐赠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创校以来,已经接受了社会近万人的慷慨捐助,其中不乏有外举个例子,常年居住在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温州籍华侨周先生,辗转33个小时取道巴黎来到杭州,给我们递上了一份当地33位华侨华人的捐赠。他非常支持西湖大学,他带来的是当地华侨华人希望西湖大学助力祖国强大的殷殷期盼。周先生动情地说,我们是离祖国很遥远的华夏炎黄子孙,但是我们希望祖国强大、科教兴国。
采访最后,施一公表示浙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省份,西湖大学很幸运能落地浙江杭州,在科技领域成为一支主要力量,他希望西湖大学在很多科技领域内的研究能领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