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花季少女为啥要割腕自杀?原因竟是双相情感障碍
发布时间:2018-04-16 17:55:16 Mon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你这样疼吗?”, “不疼,感觉很舒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谢健真是难以置信眼前的这一双双小手,娇嫩的手腕上一道道被刀片反复割破的伤疤是出于他们自己。

    今年3月份以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陆陆续续地接收了10多个孩子,年龄在12-16岁之间,全部是割腕自杀,大部分年龄集中在14岁左右,基本上都是女孩子。谢健呼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是一个亟待大家来关注的群体和现象。

    多位少女为“情”所困 究竟为哪般?

    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病房里有个叫小裴的女孩子今年12岁,来的时候双手腕割得血肉模糊。入院当天除了母亲陪伴,还有一位年龄相仿的男孩,一打听才知道是所谓的“男朋友”,其实是男同学。两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在病房里旁若无人地抱在一起。护士长章启秀是一位11岁女孩的母亲,身为人母的她看到之后禁不住提醒小裴的母亲管管小裴,小裴的母亲说:“怎么管,一管就说要死给你看,动不动就要割腕。”

    13岁的舟舟,来就诊的时候手里一直捧着手机,玩的游戏叫“王者荣耀”,起初家人以为是玩游戏玩得成瘾,但是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舟舟情绪稳定后不再玩游戏,没有手机一样很开心。因为与父亲关系紧张,舟舟只要看到父亲情绪就会不稳定。有过两次离家出走的经历,无数次的割腕求自杀,看到汩汩地鲜血冒出来,舟舟说自己很舒服,感觉得到了解脱似的。

    和舟舟同龄,也爱玩王者荣耀游戏的另外一位女孩叫小敏,1年前有服用抑郁症药物史,自行停药后抑郁症状复发,沉迷于游戏,不肯上学读书,经常和父母吵架,极端的时候就会割腕自杀。

    16岁的莉莉也是因为反复割手腕入院。1年前的莉莉是父母最大的骄傲,门门功课全班第一,堪称“学霸”,1年前莫名的不开心,睡眠差,胃口差,觉着活着没有意思,反复用刀片割手腕,虽然在上学,但是听不进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1月前自行就诊,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笑容也有了,话也多了,但是好的过头了,她控制不住讲话,控制不住想发火,更加的不想活,控制不住用刀片割手腕。

    胡长春医师介绍说,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障碍,双相障碍首发会以抑郁为主,往往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症状。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思维奔放、言语和活动增多等症状。而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持续的焦虑悲伤、思维缓慢、精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双相障碍临床表现远比概念描述的复杂,尤其是轻躁狂的判定比较困难,导致整体识别率低、误诊率高,治疗率低。首次出现肯定的双相障碍临床症状后,需经过5-10年才能确诊;平均经过3名或3名以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诊视才能明确诊断;双相障碍误诊率近80%,其中69% 的患者曾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其中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的几率最高,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等使得病情恶化,治疗更加的困难。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

    双相的病人比较聪明,所以又被称为“天才病”。历史上有很多名人被双相障碍所困。他们中既有很多卓有建树、颇多成就的科学家,也有闻名遐迩的艺术家、文学家,还有众多政治家及商人。从《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到《独立宣言》起草者杰弗逊,从梵高、玛丽莲•梦露、费雯丽、张纯如到丘吉尔……它一方面是在文艺界中流行的“天才病”,造就了很多文化巨人;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毁灭性的病魔,其自杀率在各种精神疾病之中独占鳌头。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患上双相情感障碍孩子多大都聪明,所以青少年阶段的情绪问题多是双相障碍。”谢主任介绍,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症状一般不典型,典型的躁狂发作非常少见,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容易发脾气,多伴有割手腕等自杀、自残的念头和行为。开始起病多以抑郁为主要表现,双相抑郁的特点是发病比较早,11-12岁就起病也就是初中或者小学六年级;发作次数多,反复抑郁发作,且起病急,缓解快;多伴有混合特征和反向特征,易激惹,情绪多变,不开心同时思维活跃,睡眠过度,精力旺盛;多伴有自杀的意念和行为,割手腕比较常见。

    双相发病的阶段是青少年性格完善的关键时期,错过了可能就永远错过了。医生提醒道,相比其他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更为复杂和棘手。但是现在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通过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调节生理的异常,再辅之以心理治疗,只要患者积极配合,完全能够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只有预防和治疗这种天妒英才的恶疾,才能让创造的天才得以延续。

    "父母关系不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共性

    为什么这些孩子都会用割腕的方式呢?谢健主任说,第一他们是想用肉体的痛苦代替心理的痛苦;第二他们本身就想寻求死亡。进一步去细究,其实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有共性问题的,就是父母关系不好。这个阶段刚好处于孩子的成长期,成长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会很大。同样,患有疾病的患儿如果家庭关系好,他的愈后会比较好。最后,谢健主任建议如果父母的感情出现危机,请尽量不要在孩子的成长期做出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抉择,等到孩子成年后,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会降到最低。

    “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谢主任说。

    相关链接:

    由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不能单独借助于实验室检测,主要依赖于对病人表现的观察,如果我们发现周围人抑郁发作时有以下特征,高度怀疑双相障碍可能。

    1、发病早(首次抑郁发作年龄<25岁)

    2、季节性情绪变化

    3、一级亲属家族史中有双相障碍患者

    4、抑郁反复发作( ≥5次),且发作缓解时间短

    5、既往抗抑郁药疗效差

    6、治疗后心境快速变化 / 诱发躁狂或轻躁狂

    7、抑郁伴精神病性症状

    8、睡眠过多或激越、精神运动性迟滞

    9、贪食或体重增加

    10、病前具有情感旺盛 / 循环气质 / 边缘型人格障碍

    11、青少年反复抑郁发作(≥5次),且起病急,缓解快

作者:记者 杨威 通讯员 张颖颖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