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江干区“十助”服务,助独居、空巢老人如何安然度夏
发布时间:2017-07-26 16:02:26 Wed  来源:杭州网

    7月26日,杭城最高气温爬过了40度。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闸弄口服务站的护理员秦长英像平时一样,逐户走访老人。自从入伏后,江干区民政局对辖区各街道要求建立“每日一访”联系机制,在高温期间每天走访或电话回访孤寡、独居、空巢等老年人。

    当秦长英来到万家花园社区陈年清老人家以后,敲了好久都没人开门。秦长英觉得不对劲,贴着门听到屋里传来微弱的求救声,她急忙隔着门大声呼叫陈奶奶,隔着门缝,看到陈奶奶艰难地从房间往门口爬,头上似乎还在流血。等陈奶奶撑起身子开了们,秦长英进门抱住老人,老人的额头上仍有血往外渗,虚弱地喘着气,秦长英快速查看老人身体后,将老人扶到一边坐下。面对满地的血,有着常年照护老人经验的秦长英并不慌张,第一时间联系了老人的子女和闸弄口站管理人员,并陪护在老人身边,给老人喂水、安抚情绪。

    等陈奶奶的媳妇赶到,她们一起将老人送到了附近的中国解放军一一七医院。经医院检查,幸好陈奶奶没有大碍,只是摔破了头皮的毛细血管。小秦和闸弄口站管理人员一直在医院陪着陈奶奶做完所有检查、包扎完好后,送老人回到家里,帮陈奶奶家里的卫生搞完后,秦长英才放心回家。陈奶奶的媳妇连声说:“今天要是没有小秦真不知道会怎样,多亏小秦,我妈妈才没事。这种好人好事一定要好好表扬。”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当下许多像陈奶奶一样的空巢老人的晚年日常生活。入了三伏,空巢、独居老人们又何以解困解闷?

    居家服务升级,社区每天上门,老人“空巢”不“空心”

    81岁的徐桂英,是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红梅社区一位独居老人,有高血压史,且长期吃药。她是江干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之一,每周都会有“夕阳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她做家政。上个月起,服务员在上门为老人做家务同时,还带了血压计为老人测血压,数据通过手机上安装的app,可以传给社区签约医生,记录老人的健康数据和变化。高温天气开始后,社区每天有人上门看望她。此外,江干区引入的社会组织,通过智慧终端,每天给老人打电话送问候,提醒老人在高温季节如何保养身体、告知防暑降温措施等,数据实时上传平台。老人经常说,现在的生活真幸福,有这么多没有血缘的人胜似亲人,让她“空巢”不“空心”。

    三伏天里“三伏贴”,养老服务覆盖“巢”里“巢”外

    80岁的寿福英也是红梅社区的独居老人,有高血压史。以前,寿福英老人因为忙于照顾生病且瘫痪的丈夫,没时间经常去医院量血压,不舒服了就简单配些药吃吃。前两年,丈夫去世后,她一度感到空虚,就经常来到社区照料中心坐坐,照料中心活动很多,还有工作人员读报给她听。现在照料中心还有了“健康小屋”,免费测血压、血糖、尿酸、做心电图等。前段时间工作人员给她测血压时,发现老人的血压不稳定,而且还测出了她有糖尿病,照料中心工作人员就留了心眼。高温酷暑,工作人员一旦发现阿姨没来照料中心,就主动上门为老人测血压、血糖。社区签约医生看了定期的血压血糖数据,及时为老人调整用药,老人健康状况稳定。进入三伏天,社区“健康小屋”免费为老人贴上三伏贴,安然度夏。现如今,老人一扫老伴儿去世后的孤寂,见到社区工作人员就连声感谢。

    江干区自创新实施“一核四化”养老服务项目以来,以品质养老、幸福生活为核心,促进养老服务社区化、养老项目多元化、服务人群适度普惠化、服务品质专业化,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医养护一体化街区——“颐和·乐龄”惠老服务街区,并联合闸弄口街道面向老人开展“助医、助安、助急、助餐、助洁、助聊、助行、助乐、助学、助购”十助服务。杭州进入高温天气后,随着气温日渐走高,老人体质下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通过“黄丝带”邻里守望互助机制、“邻里坊”坊员每日巡访制度,动态掌握老年人生活状况;街道层面和社区层面分别成立老年人救助应急队伍,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并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借助智能化安全援助设备,提供全天候24小时安全援助服务,构建紧急响应救助圈,确保独居、空巢老人日常安全。

作者:记者 余琼雅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