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原创- > -原创新闻
“断桥残雪”石碑泼漆事件最新进展:浙大团队连夜“妙手回春”
发布时间:2017-03-28 17:24:56 星期二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3月28日下午,“断桥残雪”石碑被泼红油漆的事件陡然刷爆了朋友圈。截至3月29日早晨9点,事件进展如何?

    景区公安观点:肇事位置很奇怪,当事人应该有预谋和主观动机

    3月28日下午17时,记者联系上景区公安负责人,第一句回复就是“奇怪”:“这个位置太奇怪了,一方面,人流量特别大,是属于杭州景区的门脸位置;其次,这个位置属于岳庙派出所辖区,几米之外的蒋经国故居,也有公安的警务室,巡逻车也保持高密度巡逻,选择在这个位置作案,实在是非常奇怪。”

    相关负责人说,肇事男子已经被岳庙派出所控制,具体案情还在进一步了解之中。但是基于案情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期事件是有预谋,有主观动机的。往“断桥残雪”石碑泼油漆,既涉及破坏景区游览设施的文物破坏条例,可能还涉及刑事处罚,景区警方将充分了解事件相关情况,调取监控,听取民意,按照相关条例处罚。

    17时左右,杭州网记者赶到现场时,“断桥残雪”石碑所在的亭子已经被蓝色布包围起来,周边弥漫着浓重的油漆味,有不少路人围观。现场有一辆装了一桶水的清洁车,但穿着环卫服装的清洁工人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开展清洁工作,具体怎么修复,可能要等相关专家鉴定后才能进行。

    现场目击者描述:肇事者是青年男子,肇事后神情自若

    “这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杭州人是把西湖当宝贝啊,怎么好这样破坏!”在亭子里唱歌多年的蔡大叔感慨。另一位孙先生回忆,泼油漆的男子并没逃跑,而是神情自若地站在石碑旁,直到附近的保安和民警将他控制住。

据现场游客讲,泼油漆男子看上去20多岁,自始至终表情平静,静默不语。

事件最新进展:浙大文保团队连夜“妙手回春” 石碑“完璧”重现

3月28日深夜,岳庙管理处发布最新情况通报:

发生于28日下午3点45分的“断桥残雪”石碑被泼油漆事件,经过6小时的努力奋斗,通过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研究实验室张教授团队的“妙手回春”,采用专业试剂对石碑进行清洗,在对石碑本身不产生任何损坏的基础上如愿恢复石碑原貌,于28日晚9点37分撤除全部围挡,重新与市民游客见面。

 
28日深夜 石碑恢复原貌

负责本次修复工作的,是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研究实验室张秉坚教授,他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张教授表示,石质文物的清洗,本身就是他们的一个研究方向,但是这块石碑的清洗工作还是持续了6个小时。

张教授说,这次的清洗,基本令石碑恢复了原貌,但是可能还有一些细小的地方,比如石头的缝隙、微孔还存留一些油漆,可能还需要做一些后续的处理。张教授同时呼吁,希望污染石碑这样的事情尽量少发生。

    事件回放:

    3月28日下午4时45分

    景区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把亭子围起来,蓝色的幕布里面,几个工人正在现场查看情况。现场能闻到一种刺鼻的味道,工人说是甲苯。

    3月28日下午4时左右

    网友爆料,立在杭州西湖断桥边上的”断桥残雪“石碑遭人泼洒红油漆,肇事的是个年轻男子,群众反映,该男子身穿休闲服、手上还沾着红色油漆,肇事后迅速被警方控制。

    链接:西湖景区遭遇的恶意泼漆

    2014年8月4日凌晨,一个穿白色上衣的消瘦男子,用红色油漆狂喷西湖景区的12个景点。从断桥到西泠桥,苏小小墓、玛瑙寺、省旅游局、蒋经国故居、断桥、铁路党校、孙花翁墓、省庐、西湖博览会博物馆、秋水山庄、招贤寺、武松墓等共有12个位置的说明牌、宣传牌等公共设施尽数“沦陷”。

“断桥残雪”石碑:原碑由康熙亲笔题字

写着“断桥残雪”四个大字的石碑,位于断桥东端北侧,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断桥残雪”景名后,1702年勒石而立。现碑为1977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御题行书“断桥残雪”四字。

西湖景区管委会岳庙管理处工作人员说,单独这个碑的话,因为是后期复原的,从碑个体来说,应该不算文物。但是“断桥残雪”作为文化景观,统一打包,属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这个碑刻是归在“断桥残雪”文化景观里的,所以也应该属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十景”都有专属碑刻,十景中只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两个碑刻是老底子留下的文物。

“苏堤春晓”碑,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破坏断为三段,后修补恢复。“曲院风荷”碑则是清代原物。另外8个碑刻,比如“断桥残雪”,都是在近几十年间摹刻重立,除“三潭印月”碑外,都是康熙或乾隆御题。

作者:首席记者 徐文杰 记者 胡菲菲 沈达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