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2003年,彭埠镇五堡村村民王吉明被确诊为尿毒症。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去医院确诊那天,下着雨,身上湿漉漉的不好受。“他说,手有些抖,头晕。冷静下来,想得最多是”活下去。” 可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对他,对这个家,很难。 一周三次的血液透析,与此同时,王吉明还在等待肾源。 正在这时,土地被征用了。 村里分管劳动保障的副主任杜文丽找上门来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土地征用就能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医保规定病种就包括“尿毒症”。 王吉明算了一笔账,参加社保后,每个月医药费能报84%左右,而之前参加的农村合作医疗只能报销30%左右,“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止是王吉明,在五堡村,“3545”(女35周岁以上,男45周岁以上)失土农民全部参加了社保,真正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现在没啥可愁的” 时间再回到2003年。 在等到合适配型的肾源之前,似乎只有血液透析。医院里,明亮的血透大厅,王吉明每周要来“报到”3次,机器无声运转,将血中蓄积的过多毒素和水分排出体外。 每次透析400元,加上各种药费,一个月算下来要6000多元。 “当时我参保的是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只能报30%。”王吉明说,剩下的钱,只有借,“亲戚、朋友,甚至村里人,能借的都借了……” 参加社保,他算是看到了希望,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后来事情越来越好,肾源等到,王吉明借钱换了肾,“手术很成功,但这之后每个月要服用抗排异药,花费要8000多元,可医保一报销一年只付1万多,只相当于1/10。” 从“鬼门关”前走过一遭的王吉明笑着说,“现在身体越来越好,女儿也上了大学,没什么可愁的。” 在落实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做好“即征即保”工作上,区人力社保局根据大型项目建设的分布状况和征地拆迁的需要,提前介入,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的前期部署,为服务全区工作大局作出充分保障。 “真是尝到了甜头” 直到59岁的王芬华拿到退休金时,街坊四邻才明白,她是“尝到了甜头。” “大家都不愿意交,那时我刚50出头,按城里人说法,已经过了退休年纪,必须一次性补交5万多元养老金。”她说,虽然市里补贴30%,村里也有相当一笔补贴,但落在自己头上也有2万多。 可那个时候,家里正要用钱。 说实话,王芬华有些举棋不定,“村里好多人也这样,有时候都打算拿钱去村委会交了,走到村口又拿回来了。” “是啊,当时我也是心里没底”,同村的张水风,今年也是59岁,回忆起当时她交养老金的时候,也颇有感触。“现在可好了,每个月我都有工资拿,这也给子女减轻了很多负担”。 杜文丽也说:“当时上门跟大家说这事的时候,好多人还说过我像推销商业保险的,心里别提多委屈了。不过现在大家都理解了,我也很欣慰。” 目前,江干区失土农民社保参保总数为11.5万人,其中今年新增1190人。今年,办理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保补贴4475.3万元,补贴13415人。 此外,大病医疗救助299人,数额为110.5万元。 这也是江干区人力社保局紧抓重点,创新举措,扩面提质工作取得新突破之一。分配扩面指标到街镇,定职责,定任务,分区分片包干抓落实,街镇劳动保障站到群众中宣传、动员、督促参保。并多次组织宣传活动,积极宣传社保政策,使社保政策家喻户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