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余杭区召开临平副城发展战略研究及临平副城空间发展概念规划咨询会,邀请两院院士、住建部原副部长周干峙,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训正等9名国内知名专家,把脉会诊临平副城规划发展。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徐立毅,杭州市规划局局长张勤,区长朱华参加会议。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楼建忠主持会议。 9月14日,楼建忠陪同与会专家分东西两片区域,沿临平副城主要城市干道,实地踏看了天都城欢乐四季公园、塘栖历史街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超山风景区、运河街道办事处、世纪公园、临平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沪杭高铁站、杭州国际商贸城等地,并听取汇报,了解各区域的概念性规划。 朱华在咨询会上致欢迎辞。他说,余杭区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总面积12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7.67万,外来常住人口70多万,三面拱卫杭州主城,东与桐乡、海宁相连,北接德清县,南与下沙副城接壤,区位条件优越,位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上。近年来,余杭区“一副三组团”即临平副城、余杭组团、良渚组团和瓶窑组团城市框架逐步拉开,为推动杭州都市圈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朱华强调,任何一座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规划工作的正确引领。多年来,历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规划建设工作,为科学审视余杭区当前发展条件,合理确定临平副城在长三角、浙江省、杭州市大都市圈的发展定位,加快提升临平副城综合竞争力和生活品质,余杭区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分别开展了《临平副城发展战略规划》和《临平副城空间发展概念规划》的编制工作。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出谋划策,集各位专家的智慧,对规划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促进临平副城乃至余杭区城乡规划发展。 《临平副城发展战略研究》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针对临平副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临平副城总体发展定位为:长三角南翼的重要战略节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北翼的产业创新中心,杭州大都市圈东北的生态智慧新城,余杭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时明确,临平副城重点发展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产业以及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等传统支柱产业等六大产业类型。《临平副城空间发展概念规划》在《临平副城发展战略研究》的指导下,结合空间发展现状,建立全局分析的视野,从大杭州和周边区域的整体结构体系中确立临平坐标。整体格局重点结合了生产、生态、生活“三生空间”的划分,明确临平副城空间发展结构为“一主、二副、二区、三节点”。 与会专家在听取了汇报后对上述两个规划表示肯定赞赏,认为规划起点高,战略定位明确,考虑问题全面,契合临平副城整体发展。同时专家们也结合实际对临平副城的规划发展提出了中肯意见和建议。周干峙院士建议,临平副城要从孤立城市走向城市群,总布局要进一步密切与杭州主城的联系,交通枢纽要设置得集中紧凑、快慢分线,要抓住特色亮点,控制城市住宅密度,规划灵活可变,先取最有利的地方先行开拓,注重自身风格。而钟训正院士则从自身擅长的建筑设计领域给出建议,希望科学加强城市中央干道的商业格局和氛围,以城市主轴引领城市发展。 徐立毅积极肯定了编制单位工作后表示,余杭三面环绕杭州主城,临平副城规划面积很大,与主城关系尚不明确,是整个余杭规划研究最难的一个区域,感谢国内顶尖专家远道而来为余杭城市规划出谋划策。我们会充分吸收意见建议,对规划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徐立毅强调,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要重点研究处理好战略与高地的关系、副城与主城的关系、问题与对策的关系,尊重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对于临平副城的规划发展,徐立毅提出四个问题要求进一步深化研究。一是城市的价值重塑与城市结构问题。城市规模发展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所控制,要发展以轴线引领的城市结构。二是城市规模问题。目前临平副城规划规模偏大,对于一些发展组织不明确的区域可以不纳入副城规划。三是交通问题。余杭与杭州主城连接密切,要充分利用主城道路资源;路网配置虽然齐全,但主干道不明显;交通组织要快慢分开,客货分流。四是城市风格问题。要坚守特有风格,遵循建筑高度容积率控制基本原则,不同区域有不同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