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亚运会如何答好“国际传播”这道题?
发布时间:2022-09-15 20:06:40 Thu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通过亚运这扇“窗”,世界看到怎样的杭州?

为进一步做好亚运国际传播,谋划亚运赛前及赛时国际传播及海外媒体宣传服务,9月14日,杭州亚组委召开杭州亚运会国际传播和公共关系研讨会。

“杭州要以亚运筹办为契机,打造高辨识度城市形象。希望你们为杭州亚运会国际传播和公共关系‘把把脉’。”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说。

打“直球”与世界共情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最佳案例。”北京市委宣传部巡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原北京冬奥会新闻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李思怡说。

北京冬奥会期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火”出了圈

她建议,杭州亚运会可以在传播主体、内容、技巧与形态上认真研究和梳理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经验,以赛事为契机,向世界展示多维、立体、全面的城市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长三角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郭晴看来,做好杭州亚运会国际传播和公共关系,要打好分析研判当下国际形势、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完善风险预案等“组合拳”。

“特别要加强对一线人员风险意识的培训,更好应对各种舆论‘碰瓷’事件的处置,避免舆论风波干扰。”郭晴说。

身为媒体从业者,新华社体育部总编室副主任姬烨认为:“大型体育赛事的国际传播首先要扩大媒体‘朋友圈’,其次要善待媒体,在此基础上更要善用媒体,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度。”

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安迪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北京冬奥会中国业务经理,有着丰富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报道经验。他建议:“希望杭州亚运会借鉴各类赛事经验,完善公共关系对接机制,设立稳定专班机构,畅通宣传渠道。”

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讲师,长三角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佳佳认为:“咱们的表达要学会打‘直球’。”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

在她看来,杭州亚运会的国际传播要跨越不同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差异,让世界更好理解中国。我们应以杭州亚运会为契机,运用筹办赛事的特殊视角、特殊实践,寻找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共通共融之处,用更直白的表达方式,做好国际传播。

“沉浸式”传播立杭州形象

北京冬奥会期间,马耳他单板滑雪运动员珍妮丝·斯皮泰里在女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后,对着镜头从兜儿里掏出豆包,在全世界观众面前表演了一场“吃播”。

珍妮丝·斯皮泰里的“吃播”

各国运动员通过分享自己参加冬奥会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展示一个立体、丰富、可爱的中国。运动员们这种个人的、去政治化的表达在国际舆论场中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要把情绪变成情感,把握‘共情’规律,鼓励包括运动员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加入传播队伍,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董关鹏提出,要学会借力,打造亚运脱口秀等新“破圈”渠道,用接地气的语言“立”好杭州城市形象。

“赛事期间,社交平台上活泼的‘微叙事’频频出圈,成为最有效的传播内容,在国际舆论场引发热烈的关注、得到肯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何春晖表示,“进一步加大境外社交平台传播力度,特别是充分开发社交平台互动传播的潜能。”

“杭州亚运会赛场上,全亚洲优秀的运动员齐聚一堂,他们是亚运故事最好的讲述者。”董关鹏建议,建立亚运故事库,鼓励运动员通过沉浸式与场景化的表达,让杭州亚运故事的国际传播更加多元与生动。

郭晴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挖掘优秀的亚运人,讲述接地气的亚运故事,借力体育赛事连接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受众,凝聚国际社会共情,通过亚运故事的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达到民族性与国际化的高度统一。”

作者:文/郑媛 图/王川 部分来源新华社  编辑:方志华
北京冬奥会期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火”出了圈她建议,杭州亚运会可以在传播主体、内容、技巧与形态上认真研究和梳理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经验,以赛事为契机,向世界展示多维、立体、全面的城市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郭晴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挖掘优秀的亚运人,讲述接地气的亚运故事,借力体育赛事连接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受众,凝聚国际社会共情,通过亚运故事的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达到民族性与国际化的高度统一。”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董关鹏提出,要学会借力,打造亚运脱口秀等新“破圈”渠道,用接地气的语言“立”好杭州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