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讲述运河南的非遗故事——拱墅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之天竺筷
发布时间:2021-09-13 12:59:31 Mon  来源:杭州网

小径竹、烙花样、戴金帽……

在很多老杭州人的记忆中,小时候餐桌上的标配就是一双细竹做成的筷子,看似寻常,却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天竺筷。

它浸润在杭州老底子的汤汤水水里,与杭帮菜的滋味相得益彰;与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西湖丝绸并称为杭州四宝。

天竺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据说当时天竺山一带寺庙比较多,香火旺盛,进香礼佛、吃素斋的人多了,碗筷不够用,和尚们就因地制宜,把天竺山上面的小苦竹砍下来,切断以后当筷子用。这种被削成竹筷的小径竹,生长在杭州天竺山,“天竺筷”便由此得名。

到了光绪年间,有一个叫潘三四,他在筷身上烙上花,钢板上的一些花纹,利用手的滚动加上压力,使平面花纹出现在天竺筷上。潘三四,就是天竺筷的第一代传人。

天竺筷只能手工制作,包括选料,锯竹,埋坯,磨头,砂光,烙花,抛光,打孔,上光等一系列繁复的过程。其中烙花最难,将备好的烙花钢板加热到预设温度,烙花师傅在烙花过程中必须有高超技能,快了烙不上花纹,慢了烧焦筷料。

天竺筷的制作,倾注了工匠们的心血和巧思,曾经风靡一时,被视为场合、身份和档次的象征。但是到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快餐文化的兴起,大量的木筷、竹筷和一次性筷子风靡市场,天竺筷这一集实用性、艺术美于一身的工艺品,猝不及防地被推到了维谷之境。

为使天竺筷不消亡,许多杭州人默默坚守,其中就有天竺筷第五代传人王连道和第六代传承人王旭琼。在传承人的努力下,天竺筷这一运河非遗正逐渐苏醒,以优雅的面貌重新回到杭州的寻常百姓家。

作者:记者 余琼雅 摄像/剪辑 包一圣  编辑:徐文杰
小径竹、烙花样、戴金帽……在很多老杭州人的记忆中,小时候餐桌上的标配就是一双细竹做成的筷子,看似寻常,却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天竺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