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14岁女孩在杭州救助管理站上了一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1-09-07 17:27:45 Tue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从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回家后,小梅(化名)的生活已步入正常的轨迹。一星期前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经历,似乎让这个14岁的女孩更懂事了。

本该返校的她为何出现在杭州

8月29日下午,一名自述名叫“汤琪”的14岁女孩出现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她说,她来自湖南长沙,上完了小学六年级。小姨给她买票,让她到杭州来找奶奶。当工作人员问她为什么要来找奶奶、奶奶家的地址时,她沉默不语,不愿继续回答,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为了让“汤琪”尽快返乡学习,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未保中心工作人员介入,联系了“汤琪”的小姨,但对方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而她所说正在上学的学校也早已经被合并,不存在了。工作人员意识到,这是“汤琪”编了个小故事。

暖心救助让女孩打开心扉

“汤琪”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为了解真实情况,工作人员尝试走进“汤琪”的内心。通过一段时间的陪伴照料,她渐渐放下了防备,在纸上写下了她的真实姓名:小花(化名),并提供了母亲的联系方式以及地址。

起初,母亲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联系小花提供的地址所在的社区,也被告知无法查询到母亲的身份信息。工作人员十分焦急,担心小花再不去上学会跟不上学习进度。为此,工作人员不断地与她户籍地镇政府、社区、派出所联系。近百通电话后,工作人员终于理清了小花的关系网络,原来,小花户籍信息上的姓名为小梅(化名),小花是小梅在学校上学时使用的名字。

母女俩错误的方式换来疏离

“妈妈对我总是很严厉,从来没有表扬过我。”小梅失落地对工作人员说。经过几天的相处,小梅逐渐变得开朗,也会主动和工作人员分享学习和生活情况。小梅是家中的长女,学习成绩优异,因此母亲对她的期望很高。但是母亲的精神状态不稳定,时常会因为小梅做错事对她进行打骂,很少鼓励她。一味地“棍棒”教育,导致母女俩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小梅也多次出走,想要逃离母亲。

为了缓和母女关系,工作人员为小梅开展心理疏导,积极倾听,并引导小梅发现母亲隐藏在生活中的爱,同时帮助小梅对未来进行规划。

辗转多地迎来母女团聚

9月2日下午,小梅家人抵达杭州,马不停蹄地赶来了杭州市救助管理站,迫不及待地要将离家已有半月之久的小梅接回家中团聚。

“接到你们的电话,我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了。”小梅母亲诉说着这半个月的寻女经历,也让工作人员感受到母亲其实是在乎小梅的,只是教育和相处的方式方法不当。关系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时隔半月再次见到母亲,小梅对母亲仍有些抗拒。工作人员将小梅在救助管理站的表现分享给了母亲,并劝说母亲在日后与小梅的相处中,要适当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小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爱与关怀。

今年6月1日,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新增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专章,首次明确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由民政部门承担。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一直将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致力于为每一位来站求助的未成年人搭建一个安全的庇护空间,让他们安全返乡,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者:通讯员 潘辉 记者 林海燕  编辑:首席编辑 张晶
从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回家后,小梅(化名)的生活已步入正常的轨迹,一星期前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经历,似乎让这个14岁的女孩更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