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烟花”不易冷:给宜居一个更深刻的解答
发布时间:2021-07-28 09:00:00 Wed  来源:杭州网

台风,对于江南来说不是新鲜事,但“烟花”还是创下了多个纪录:有气象记录以来唯一一个两次登陆浙江的台风、在我省陆地水域停留时间超过28个小时…… “风、雨、潮”三碰头产生惊人威力,仅在西湖边,这场“烟花”一天之内吹下的落叶就达到9吨。

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在台风肆虐的气旋中,杭州国博中心对外来务工的城市建设者敞开了大门,成为全省最大的转移避险安置点。

馆外台风汹涌,馆内暖心保障。五年前,这座场馆见证了中国主场外交的高光时刻;此刻它被赋予了另一层象征性表达:这是遮风挡雨的一片坚固屋顶;也是守望相助的一处温馨港湾:

数据告诉我们,这不是简单的安置,更是暖心的保障:开放7大展馆空间、面积近7万平方、运抵14.3万只防疫口罩、24小时工作人员驻点、先后容纳超过2.3万名一线劳动者、来自45个亚运会建设项目、近200家建设单位……

全国各地的方言乡音在此声声入耳:来自山东菏泽的和邵香莹夫妇二人,是杭州亚运村市政项目的建设者,正值暑假,家乡的儿女来到杭州探亲,没成想遇上“烟花”,接到转移通知后,一家四口入住杭博安置点。13岁的女儿和10岁的小儿子依偎在旁,露出几分羞涩。“我在杭州生活20多年了,大风大水的也见了很多。”20年前,李洪展背井离乡,只身一人从900多公里外的山东菏泽来到杭州打工,已经算得上一个“新杭州人”。在这个“避风港”里,一家四口共度难得的团聚时光。

“杭州无处不是家”。国博中心只是一个缩影,萧山国际机场也首次开放了航站楼作为安置避险场所,1.1万多人被分散安置在机场各个部门场所;此外,在区县中台风影响较大的建德,16个乡镇街道开设安置点60余个,妥善安置外来务工人员近5000人……

暖心避风港的背后,体现的是这座城市合理调配抗灾资源的果断魄力、决断能力和落实定力,这个过程,凝聚的是人心,淬炼出的是一座城市更具向心力的内核——

随着“烟花”过境,安置点的人们扛着大包小包挥手道谢,带走的是一袋袋垃圾,不留下任何生活痕迹,留下的是一封封的感谢信。

“援”与“暖”,有着共同的部首:爰——代表援助。

“暖”的造字本义,是借晒太阳来加温御寒;而“援”,讲的是心手相牵,守望相助,他们共同传递出一种信念:我们所身处的宜居“天堂”,不止是岁月静好时的风和日丽,也是在自然灾害中的同舟共济。


作者:首席记者 徐文杰 见习记者 吴越溪 实习生 单予晴(浙江工业大学) 张苏杭  编辑:徐洁
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在台风烟花肆虐的气旋中,杭州国博中心对外来务工的城市建设者敞开了大门,成为全省最大的转移避险安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