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重走唐诗之路 与时空对话 “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开展
发布时间:2020-12-27 20:17:55 Sun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12月27日上午,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共展出作品近200件,涵盖中国画、书法、丝瓷茶、版画、摄影、设计、声音艺术、影像、交互装置、多媒体展演等20多个门类。

此次展览以唐诗与唐诗之路作为行走起点和对话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浙东唐诗之路”,联通文史研究、艺术创作与展览展示,通过重返中国人诗性心灵的核心现场,重构诗心与世界的交互情境,重启酬唱与共情的感通创作。

展览通过组织诗词、书法、国画、跨媒体、影视、插画、设计、手工艺、环境艺术等近二十支专业团队参与创作,丝绸、青瓷、茶叶、古琴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展示,联动“浙江文史讲堂”开展“唐诗之路大讲堂”系列活动。

这是一场行走出来的展览,总里程数达数千公里,更是一场千余人共同参与的展览,年龄跨越40后至00后。

今年秋季,浙江省文史研究中国美术学院积极响应诗路文化带建设号召,联合动员省文史馆馆员研究员与美院的近千名学生,老中青三代,十余支团队,沿着不同的路线,深入当下现实,探寻名山大川、小镇古村、公路乡道、民风民俗、一脚本丈量“浙东唐诗之路”

“浙东唐诗之路”,自钱塘江畔的西陵渡始,沿浙东运河,至绍兴,经曹娥江,南溯剡溪,过嵊州,到新昌,南行至天姥山,最终到达天台山;其支脉向东经四明山延伸至宁波以至海上,西南向诸暨、金华。在这条道路上行旅吟咏的,既有贺知章、皎然、寒山子、罗隐、方干等唐代本地诗人,也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孟浩然、韩愈、刘禹锡等来此游历寓居的诗人。诗人之游,有年少壮游、有中年贬谪、有告老回乡,有出仕、有隐居,有游山、有问水,有思古、有访道,在一条山河人生的驿路上出入行止、唱和不息。

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说:唐诗抵达了那个时代的一切情感,抒写出中国人的无穷怀抱。美院将把“唐诗之路”确立为长期学术项目,继续研究、弘扬诗路文化。“在山水城乡的现实情境中重构‘中国人诗性心灵的发生现场’,以诗路文化的探访来阐发人文自然融合无间的生态文明,以鲜活的艺术创造来展现新时代的浙江风貌。”

展览分为3个展厅。1展厅为馆员(研究员)和美院师生书画作品、非遗作品展示,2展厅主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主题大型绘画作品展示,3展厅主要为设计类、多媒体影像类作品展示。

浙江展览馆2号展厅中,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人物、山水、花鸟专业联合创作的《梦游天姥》国画巨构作品,回应李白题写天姥山的名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走入展厅,观者面对巨幅画面,仿佛进入了诗人的梦幻之境,仿佛《鲁灵光殿赋》中所言:“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人陆龟蒙的诗句,描述了越窑秘色瓷的美轮美奂,引人无限遐想,展厅中央的瓷器展示区域,呈现了越窑秘色瓷,作者包括陈淞贤、徐朝兴等陶艺名家。

浙江省文史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介绍道,省文史馆员们以全新的目光再次凝望历史,试图把诗画、山水、佛道、名人融入越窑青瓷艺术创作中,活化传统青瓷技艺,融合工匠精神和人文精神,注入时代精神,努力于新时代越窑青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他希望文史和艺术能够作为一种力量,通过文化赋能,推动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唐诗之路”,不仅是地理上的山水之路,也是诗性心灵的漫游和栖息之路,是贯通古今的⽂化历史传承之路,也是⽣⽣不息的⽣态⽂明之路,更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成长的道路。谁道青山行不尽,更向深山深处行。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2月26日,期间,观众可通过浙江展览馆微信公众号,使用第二代身份证预约3日内(不含当日)的参观,每日限额 500 人。

展 期:2020.12.27 - 2021.02.26

开放时间:每日 9:00 - 16:30

地 点:浙江展览馆1、2、3展厅

指导单位: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

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浙江展览馆

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

协办单位:

中共杭州市下城区委宣传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

策展团队: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作者:记者 郑维维 通讯员 刘杨  编辑:徐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