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武汉,希望在悄悄绽放:"马上要唤醒拔管危重患者了,想想就有点小激动!"
发布时间:2020-02-22 13:54:05 Sat  来源:杭州网


受国家卫健委指派,2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组专家组成员、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受命出发,率领包括浙大一院急诊监护室护士长潘向滢、呼吸内科苏晶晶两名护士在内的第三批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驰援武汉。


20天过去了,在武汉市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监护室里希望在这里悄悄绽放。来看潘向滢、苏晶晶两位护士发回的驰援日记:

潘向滢(浙大一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浙大一院急诊监护室护士长 ,在武汉人民医院东院监护室,潘向滢护士长全面负责护理人员人力资源、后勤物质、感控消毒、成员生活、团队建设等诸多事宜。)

“任何时候遇到困难是个必然,但解决困难需要泰然。”


我们这个队伍出发时就有明确目标的,就是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我们虽然不能救回每一个病人,但我们始终会让新进来的病人看到希望。困难很多,但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尽力就是,哪怕不能百分百解决困难,但解决百分之一也是它的价值,我们团队非常团结,齐心协力的感觉很好。

其他成员来自武汉本地及其他省份,大家本着工作第一的原则迅速完成磨合期,我也表达了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哪怕小到改变某个物品的摆放位置,我也会问他们“你们认为放在那里合适吗?”“如果放在这里,你们觉得如何”。

我尽量事事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因为我知道,身教永远比言传更有效果。救治任务重、条件艰苦,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远离家乡来到武汉的原因,所以,遇到问题是必然,解决问题要泰然。再坚持一下,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重新改造的传递仓。
重新改造的缓冲间。
潘向滢在护理病人。

苏晶晶(浙大一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

“只有积极面对它,直视它,才能真正打败它。”

7:00的闹钟准时响起,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看了看手机,2月19日,原来已经在武汉连续工作了19天了。这个星期我们转战CCU病房(CCU是重症冠心病监护病房,现被征用为新冠肺炎的重症监护室)。

刚到病房里就听见对讲机里传出声音“请告诉浙江队的老师,16床人工肝用的血浆已经到了”。真棒!流程梳理的越来越顺利,加上用我们自行设计的check list表核查信息,准备药物,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各种意外情况,进去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了。走完人工肝流程,我照例跟着潘老师换好防护服进入污染区照护病人。之前我们建议使用的治疗目标单在这里很快得到应用,但为了确保目标清晰准确可操作,今天我和潘老师进入病房还需要逐一核查目标设置与落实。

科室的手套又只剩下八号的了,这个号码给奥尼尔戴,他可能会嫌小,但我戴上手套之后,松松垮垮的,手指多出半截,只能用胶布再次缠绕固定。“嗯,能用就是好手套。”我们互相笑着加油打气,顺势套上熟悉的黄色“垃圾袋”当做鞋套。

来到病人身边,评估镇静深度,查看呼吸机参数和循环情况、出入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血糖水平、营养支持……,每一个项目都关系着病人的预后。除了病情评估,查看床头是否抬高30度,静脉用药与非静脉用药是否分开,倾倒呼吸机积水的小桶是否有含氯消毒剂,病室与走廊通道物品摆放有无混乱……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救护的有序有效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每次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护目镜,即使在护目镜上涂了洗手液防雾,但是时间一久,还是雾气蒙蒙的,只能透过中间的一条“水路”看向外面的世界,和老师们开玩笑说,我现在只能靠感觉来定位了。今天也是一样,好在后面又清晰了。

“有药物送进来,请老师们去拿一下”,看着一边是被紫外线灯包围着的传递仓,一边是缓冲区,心里十分踏实,这一次我们的建议很快得到采纳并落实,医护人员再也不用担心传递物资时会撞上正在脱防护服的同事而带来的风险。

看着一片“祥和”的患者,想着接下去再降低呼吸机氧浓度,就可以尝试着唤醒了,也许马上就要迎来CCU的第一位拔管患者。想想有些小激动。“总算不负我们昨天忙到九点才回酒店。”潘老师一边整理着垃圾,一边说起。

“今天的口罩没滑下来,耳朵还在”,“我今天的头盔戴得好,没有脑瓜子疼”,“今天真棒!加油”。我们都成了夸夸队队员。因为我们明白,害怕没有用,恐惧也不能成为盔甲,只有积极面对它,直视它,才能真正打败它。

工作中的苏晶晶。
作者:记者 杨威 通讯员 王蕊   编辑:徐洁
20天过去了,在武汉市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监护室里希望在这里悄悄绽放。来看潘向滢、苏晶晶两位护士发回的驰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