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未来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10月28日上午,2019国际数字教育展之“未来•名校长•说”论坛在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办。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蓝晶晶,芬兰罗素高中校长阿里(Ari Houvinen),国际校长联盟前主席艾瑞(Ari Pokka),杭报集团党委委员、华媒控股总经理张剑秋,余杭教育局党组成员、余杭高中校长俞建中,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校长沈茂德 ,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总校长俞国娣,杭州英特高中校长任建华,杭州第四中学校长张伟韬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校长和教育专家出席本次论坛,分享交流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
自主学习、分享、实践
这是名校长们提到最多的词汇
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校长分享了他们对教育的看法。“自主学习”、“分享”、“实践”是交流中出现得最多的词汇。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表示,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内外学校面对越来越多共同的问题。虽然在各国,这些问题的表现方式略有不同,但是都是对未来教育提出的挑战。有些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比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也有一些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学生可以接受知识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课堂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如何教会学生在庞大的信息流中筛选有用的信息?教师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等等。在他看来,建立校长联盟深有必要,可以建立起更好的信息沟通和分享机制。
芬兰被誉为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而芬兰罗素高中更是教育圈“神一般的存在”。罗素高中校长阿里(Ari Houvinen)表示,世界不断变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变化,学校也必须去改变。在他看来,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启发孩子们学习的自发性。罗素高中会鼓励每个孩子定制自己的学习方式,规划自己的学习。要培养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育不能用“改革”这个词,而应该用“进步”,用“优化”。教育应该每天都在进步。
沈茂德,江苏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他看来,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不是负担太重,而是“标准化”和“一刀切”。教育绝对不能求“快”和“新”,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慢的事业。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数字化的到来,最好的教育一定是东西方相融合的。
国际校长联盟前主席艾瑞(Ari Pokka)分享的是他正在进行中的一个教育项目——在多哈建立一间芬兰国际学校。他说,国际化也要讲究“适合”,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个项目从教学团队到课程都有很多本土化的地方。
杭州英特高中校长任建华,非常认同沈茂德校长的观点。他觉得教育最不能要的,就是”一刀切“。英特现在在做的,就是从课程出发,为孩子提供更多未来的可能性和选择。未来教育肯定是国际化的教育。
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俞国娣表示,教育本身也在相互学习。很多好的教育模式,我们有时候并不能分清它是哪个国家的,借用改编《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的名言:优秀的教育总是相似的,但是伪教育各有各的不同。好的教育,最大的共通点就是尊重每一个孩子个体,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
海曙小学校长闫学表示,再好的教育经验都必须结合不同的背景和资源。教育本身,有时候也是做选择的过程。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发部副部长金英认为,校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校外教育为孩子们提供的场景更为广阔。未来,她期望可以开发更多适应未来的课程,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名校长联盟启动
论坛上,还成立了未来•名校长联盟。未来•名校长联盟是由余杭教育局倡议,由芬兰罗素高中校长阿里Ari Houvinen,国际校长联盟前主席艾瑞Ari Pokka 、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叶翠微、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校长沈茂德、 余杭高中校长俞建中、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总校长余国娣、杭州英特高中校长任建华等境内外知名中小学校长及浙江华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非营利性机构。
联盟将以加强中外教育的交流与分享为目的,致力于传承和引领,以推动未来教育、实践未来教育、创新未来教育为宗旨,目标是打造国内最具权威性、专业性的教育国际合作品牌和长效机制。
联盟成立后,将侧重于STEAM课程研究和师训国际化方向的探索和实践,工作重点将放在培育本土国际教育品牌、推进本土教育国际化进程和打造中外教育交流新格局上。
据悉,未来•名校长联盟的秘书处将设在华媒控股下属媒体少年学报。联盟秘书处将负责联盟成立的筹备工作以及后期联盟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