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如何建设国际化社区?西湖区政协抛出真知灼见
发布时间:2019-10-25 21:23:00 Fri  来源:杭州网

G20杭州峰会后,诸多国际重大会议、赛事等在杭州召开,其城市国际化程度迅速提升,社区作为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西湖区聚焦于此,一直着力建设国际化社区。

10月25日,西湖区政协举行第四场“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以“请你来协商.让环境更开放——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美丽国际化社区”为议题,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外国朋友与区政府领导和区有关部门、镇街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国际化社区建言献策,讨论热烈。并实地走访了黄龙社区国际匠艺工坊,参与外籍居民学习陶瓷过程,体会中外居民的融合情况。

西湖区坐拥若干高校、商圈,从事教育、企业经营和留学的人员众多,且较为分散,流动性较大。据统计,西湖区现有常住境外人员约1.4万人,登记在住的境外人员占杭州市总数的近在三分之一。

在实践中,西湖区通过提高社区服务标准、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树立多元参与意识,国际化社区建设效果显著。目前,已有三墩镇文鼎苑社区、西溪街道花园亭社区、灵隐街道黄龙社区和蒋村街道诚园社区等四个社区成功创建为杭州市国际化社区。

但在国际化社区创建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国际化社区氛围营造、社区工作者服务国际居民的素质水平、国际化社区的用房标准、经费保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区政协委员卢莹观察到国际化社区的公共场所和主要活动场所都实施了双语标识,但仍旧存在困难和问题。“社区工作者没有能力翻译,且翻译不够规范,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边商户的门头招牌也可进行双语标识,这还需要物业和周边商户的支持和配合。”

外国友人Kevin Nance来自美国,来到杭州数年的他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很满意现在的社区服务,但同时提出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他说,在社区图书室中,外语书籍比较少,特别是介绍中国文化的图书比较少,建议提供一些外语书籍,特别是介绍中国文化,具有中国元素的外语书籍和杂志。此外,在生活的街区中,商业环境也可以更加多元。

区政协委员叶苗芳则是把目光聚焦在国际化社区配套用房和周边设施上,她认为西湖区应该按要求达到国际化社区配套用房标准和功能,比如社区配套用房面积不低于每百户50m²,且总面积不低于350m²等。并结合城市开发、旧城改造、城市扩展等发展需要,科学布局,保证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区域清晰、功能合理、环境整洁。

对此,区住建部门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对于既有存在的标识,继续予以排查,不留死角,对于拟新增加的标识,随时上报核实是否符合规范,此外还将根据国际化社区建设要求,督促商铺门头招牌双语标识安装等工作。”

在社区国际化建设过程中,西湖区商务局一直在践行。下一步,该局加强与各商圈、特色街、商业综合体的沟通对接,积极招引外籍朋友喜好的国际品牌酒吧和休闲娱乐场所入驻,提升社区周边的购物环境,布置商品中英文标签,对相关服务人员进行常用外语培训,让外籍友人感受家的温暖。

作者:记者 楼子璇  编辑:陈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