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走向辉煌——杭州70年发展史料展》在杭州市档案馆开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关于杭城的点点滴滴,被浓缩进了430余件照片、档案、地图、图表以及文字材料当中。细心的市民朋友一定会发现,展览中,有一个名字频繁出现,好些作品都是由一位名叫“马立群”的摄影师拍摄、提供。这些作品记录了杭城数十年的岁月变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今天,记者要来跟大家聊聊档案馆的这位老朋友。
马立群,男,1944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摄影系,曾任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文化处处长、部委委员;杭州市文联副主席,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摄影展览办公室主任。
因舅舅介绍加上本身对摄影的喜爱,1960年马立群进入大华照相馆当学徒,马立群说,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拍就拍了大半辈子。60年的摄影生涯,关于杭城,他留下了太多值得珍藏的照片。民生类、风光类、建筑类......一次次快门定格的一张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回忆。而这些“回忆”,大多数已经被保存在杭州市档案馆内。
这次的 《走向辉煌——杭州70年发展史料展》中,让马立群印象最深的一幅作品是1972年站在葛岭山上拍摄的杭州西湖。当时,西湖周边还都是农田、平房,西子湖畔体量最大的建筑就要属杭州华侨饭店了。对于这家饭店,杭州人应该都不会陌生,位于湖滨路15号,步出饭店正门即是满眼的西湖美景。自1959年开业至今,华侨饭店已经走过了60年的春华秋实,也嵌入了一代人的成长记忆。
关于20世纪80年代“航拍”的回忆
1984年,杭州运河改造期间,由于工程庞大,也找不到适合的拍照地点,马立群萌生了运用航拍记录的想法。令他惊喜的是,当时宣传部很支持,立刻帮助马立群与笕桥机场联系,安排了航拍任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马立群说,当时航拍的飞机是“安二型”,飞机不大,有双层翅膀,把舱门打开,人绑在舱门框上,趴在外面拍摄。
飞机的飞行高度大约是300米左右,风掠过,灰尘打在脸上生疼,震动和噪声也令人难受。尽管当时航拍的难度如此之高,但马立群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拍出优秀的照片,记录下这次运河改造工程。
“1985年,我用尼康135-FM2,24广角,柯达胶卷进行拍摄。虽然提前画好了航线,但是实际拍摄中只能他飞哪你抓拍拍到哪,所以航拍条件即艰苦又危险,不像现在用无人机航拍,摄影师在地面用遥控器就可以拍摄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了21世纪,各种航拍无人机应运而生,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画面,更增加了安全性和稳定性,马老师的这段关于“航拍”的记忆也慢慢飘远了。
这位历史记录者与档案工作的不解之缘
照片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特殊的画面载体形式,记录了不同时期城市的变化发展和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具备较高的档案价值,马立群深谙这一点。“你们拍的照片最好的归宿是档案馆。”马立群在担任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的20年间,最常跟年轻摄影师们讲这句话。在他看来,这是每个市民都应该具备的档案意识。
干了几十年摄影,少说也留下了几万张照片,随着年龄的增长,照片的增多,他不禁思考:如何让这些照片发挥最大的价值?自己百年之后,后代还会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吗?如果丢了那岂不是很可惜?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1988年台风洪水,杭州市摄影展览办公室的房子都淹没了,胶片底片都泡在水里损坏了。九十年代某摄影家去世后,他的家属把他拍的照片连同底片以及遗物都一起烧掉了,真是太可惜的事情。”这些事情都给了他很大的警示。思来想去,只有档案馆在保存和利用档案资源方面是专业且权威的,于是,马立群找到了档案馆。
年轻时候的马立群
与此同时,马立群还建议杭州市档案馆通过摄影比赛征集有关杭州的新老摄影作品,这就有了后来的“杭州印象”纪实摄影作品大赛。这项由杭州市档案馆举办的,并由杭州市老摄影家联谊会协助组织、发动征稿、参与评选的摄影大赛,至今已经举办13届了,在前辈们的影响下,杭州市摄影界及爱好者踊跃参加。
十几年来,“杭州印象”涉及了弘扬历史文化、记录城市表情、绽放家庭笑脸、聚焦美好家园、拥抱五湖宾客等主题,从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情怀、建设成就、生活品质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杭州的发展,记录城市的记忆,全方位地向人们展示了杭州美轮美奂的四季美景;西子湖畔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人间天堂居民的美好生活。目前,经该大赛收集到的新老照片已经突破七万张,杭州市档案馆的图片库成为了杭州市摄影作品的归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