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从小古城村看杭州乡村善治之路 市人大推进乡村善治工作现场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9-06-25 17:53:10 Tue  来源:杭州网

小古城村十多年来一直保持村民民主议事制度

雨中的小古城村别有一番韵味。荷花、翠竹、溪水从眼前一一掠过,楼房林立,村路宽敞,一派乡间怡然景象,“乡村振兴”四个字在这里得以生动体现。

“村集体经济可分配收入由2003年的27.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6379元增加到2018年的37720元。”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自信地报出一连串数字。

村子日子越来越红火的“秘诀”是什么?林国荣给出了答案:“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处使,美好生活的梦想照进现实。”

“众人的事,众人商量”

“民主协商”让小古城村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并在浙江省先行试点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杭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体系,并出台《关于推进全市乡村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统筹推进全市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据了解,去年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等135个村通过了浙江省善治示范村认定。

杭州市人大推进乡村善治工作现场会召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6月25日,杭州市人大推进乡村善治工作现场会召开,总结交流杭州各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

乡村振兴,小古城村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善治”之路?在现场,我们找到了答案。

据了解,近年来小古城村通过“党建引领,模范带头做表率;法治治村,有法可依立规范;德治育人,崇礼尚贤树新风;自治议事,民主协商广参与”的工作模式,让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日益完善,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小古城村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的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在村里的 一颗老樟树下,一块木质牌子格外醒目,上面写着:“樟树下议事”。

“村民可以在这里交流感情、谈谈对乡村建设的建议意见,大家的想法经过筛选之后,再转到村里的民主议事点进行集体协商,积极引导村民作为主体开展民主协商议事。”林国荣举了个例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所有村民的心声,大家讨论也是最热烈的。今年村属旅游开发公司计划推出一条乡村振兴游线路,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一项探索,大到费用怎么收、线路怎么排、讲解员怎么物色,小到宣传袋、宣传册的制作等一系列问题,村民们积极参与讨论,同时通过多次邀请有关部门、党员代表乡贤、村内旅游从业者、民事民宿业主等进行协商,最终确定了13个子项的发展方案。”

杭州构建乡村善治体系,基层治理成效显著

市人大: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推进和完善相关立法

会上,拱墅区上塘街道善贤社区也介绍了乡村善治工作情况。据了解,近年来善贤社区深耕“三治融合”文章,逐步形成了以“党建引领构建社区大家庭”为核心理念,以“民主治家、智慧管家、文化润家”为三大聚心法宝,以“打造村改居社区城市化转型样板”为初心目标的“家园131”社区治理模式,聚集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打造出了高品质回迁安置社区样板。

小古城村、善贤社区只是杭州乡村善治的缩影。

近年来,杭州坚持“三治融合”,积极构建善治体系,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在自治体系建设方面,以 “两约”为基础,让乡村治理“硬”起来;以村务公开为载体,让乡村治理“透”起来;以协商共治为抓手,让乡村治理“实”起来。在法治体系建设方面,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站已达223个,公共法律服务点3500个,建有人民调解组织3899个,人民调解员队伍1.76万名,覆盖所有区、县(市)。在德治体系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推动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节礼仪、家德家风、文化文艺、法制宣传、科学普及等进农村文化礼堂,着力构建农村群众的高品质精神家园。

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大如何发挥作用?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人大将进一步总结推广全市乡村善治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推进和完善相关立法, 把杭州各地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规范,通过专项监督、专题询问等,寓支持于监督之中,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记者 徐可  编辑:王帆
6月25日,杭州市人大推进乡村善治工作现场会召开,总结交流杭州各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