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卓云,男,1963年4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81年入伍,1997年从武警宁波支队转业后参加公安工作,2000年调入看守所从事管教工作,2007年宁波市看守所艾滋病监区承担全宁波市艾滋病在押人员的羁押任务以来,一直担任艾滋病在押人员的管教工作,至今已有十二年。监区自成立之初关押2人,发展到现在日均关押近30人,年收押量从开始的30人,发展到如今的近百人。十二年来共收押监管500余人。
毛卓云同志在工作中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信念,坚持“小人物关系大和谐,小监室关系大平安,小事件关系大社会”工作理念,连续坚持十二年在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岗位上忠诚履职、勤奋耕耘、默默奉献,与艾滋病在押人员朝夕照面、零距离接触,用法律,温情、关怀、爱心与艾滋病在押人员牵起彼此信任的“红丝带”,帮助他们认罪悔过、重拾信心、重归正途。由于成绩突出,先后获得浙江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政法先进个人,宁波市优秀人民警察、监管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嘉奖若干。
初心——“给我六个月时间,管好了我继续,否则另请高明。”
作为一名老监管,毛卓云同志始终认为一名监管民警的初心和使命不仅仅是守护这监所方寸之间的平安。高墙之内,囹囫之中,是体察人性最透彻的地方,他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要用心唤醒人性中尚存的良知,善意和真情,更要用心点亮迷途的灯,用爱温暖冰封的心房,用真情感化回归的心灵,给污染的心田捧上一块净土,还枯渴的灵魂一方绿洲,需要用博大的爱尽自己最大的力去守护社会的平安,去构建社会的和谐。艾滋病感染者这个弱势群体、被忽视的群体、被遗忘的群体,即使在监管场所,他们也有追求真善美的权利,更需要他人的关心爱护尊重。对人性中真善美的追求,这就是他的初心。怀揣着这份初心,工作中专挑“硬骨头”来啃,别人不愿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艾滋病在押人员在他眼里就是“香饽饽”。
2007年宁波市看守所成立艾滋病监区,承担起全大市艾滋病在押人员的集中羁押任务。众所周知,艾滋病作为当代“超级癌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面对艾滋病感染者强烈的敌对情绪和职业暴露的高风险性,不少民警都存在着畏难情绪,而毛卓云同志毅然决然主动挑起重担,坦然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他对领导说:“艾滋病并不可怕,只要掌握预防常识,把艾滋病在押人员视若常人,将主动防范、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就一定能管好。”
而当时,领导考虑到管理的难度和危险性,打算让更年轻的民警来担当,毛卓云的倔性一上来,拍着胸脯向领导立下了军令状:“给我六个月时间,管好了我继续,否则另请高明。” 在毛卓云眼里,这些在押人员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或罪犯,更是病人,他们惧怕病魔,更害怕冷漠;他们渴求被治愈,也渴求被关爱。“艾”与被爱,连接着红丝带,而毛卓云就是牵起这根红丝带的人。
安心——过好三关,知己知彼,了然于心,从此义无反顾
承担任务后,毛卓云同志首先得让自己过好“三关”。首先是“自身心理关”。要克服自身对艾滋病的忧虑、抵触心理,必须要战胜自己,解决“敢不敢”管的问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查阅有关艾滋病资料,并到市疾病控制中心向医生、专家请教如何预防艾滋病的常识,他很快进入角色,能够以一个平常人的心理与艾滋病在押人员接触、交流。
然而,一切工作接手以后,各种压力还是接踵而来,更大的考验还是在管教过程中,尤其是遇到发病期的、心理有缺陷的、吸毒过量产生幻觉的,甚至有暴力倾向,自伤、自残的在押人员。这些对象的异常行为,往往会对管教民警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毛卓云同志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时甚至惧怕面对在押人员,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受到他们的攻击。
为了克服这种心理压力,毛卓云同志每次谈话教育之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针对不同的案犯和不同的心绪,实施不同的教育计划和谈话内容,既保护自己,也平稳在押人员。其次是“爱人反对关”。虽然爱人也是望春监狱的一名民警,但当爱人知道他管理艾滋病犯后,还是竭力反对他做这样的“傻事”,这是一名妻子对丈夫的担心。
毛卓云同志说:“我们都是人民警察,把我们的宝贝儿子也培养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警察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初心使命都一样,管理好教育好艾滋病在押人员都是为了更好履行警察职责,更好为人民服务。”向爱人说明了监管艾滋病在押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也详细介绍了工作的措施和方法,消除家属的思想顾虑,从而从反对到支持,使他消除了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第三是“对象认知关”。
根据长期的监管经验,毛卓云深知,艾滋病在押人员能否接受服从管教民警,对保证良好监管秩序、确保诉讼顺利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单位为了防护职业暴露,给毛卓云配备了必要的隔离护具,但毛卓云同志考虑到艾滋病在押人员的心理变化,坚持不用护具,直接面对面开展谈话,手把手训练内务整理,用拥抱缓解情绪,用真情感召良知,确保了艾滋病监室的有序管理,实现了十二年来艾滋病监室安全稳定。
潜心——十多万字心得体会
毛卓云同志深刻认识到要想把艾滋病在押人员监管工作做好,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披荆斩棘,摸索前线,走出一条属于毛卓云自己的管教之路。为此,他把工作当作事业,勤奋学习,潜心钻研,边实践边总结,撰写了十多万字的心得体会,总结出有代表性的数十个个案,而且归纳总结出艾滋病管教工作“五心法”(即:近心法、正心法、劳心法、破心法、宁心法),在全省公安监管系统推广,成立的“毛卓云工作室”得到省厅命名,为全省特殊监管对象管理工作提供经验遵循。
近心法——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接近在押人员,走进在押人员的内心
通过各种途径拉近与在押人员的距离,消除与在押人员之间的心理隔阂,建立与在押人员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从而达到管理和教育目的。
2013年暴力袭警艾滋病犯王某,入所时全身沾染鲜血,又拒不配合民警收押,大吵大闹,吞食异物,面对可能职业暴露的危险,毛卓云同志义无反顾地配合接待科民警做好收押、安检工作。入所后,王某抵触心理极强,经常大声吵闹,不服从管教,并多次违反监规,毛卓云同志放弃假期,采取日夜攻坚连续谈话教育的方式,同时加大心理疏导,使他渐趋平稳。当王某被判决以后,情绪再次失控,攻击管教和狱医。毛卓云同志不惧个人安危,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在毫无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与王某进行面对面接触,用拥抱的方式紧紧抱住他,轻拍背部,尤如在安抚婴儿似的,直至其情绪稳定为止;并握住他的手,一边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一边利用握手、抚摸的方法,迫使其能够放松身体,稳定情绪。
正心法——用法律、法规,监规、监纪规范在押人员的行为,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感化在押人员的思想,用管教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净化在押人员的心灵,树立和传播正能量。
组织在押人员进行文化补习,开办扫盲班。这样不仅仅是为了学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学习消除在押人员无聊、孤寂的心理,让他们感到有事可做。如2014年5月,市看守所前后共收押十几名某某籍人员,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低,最高的读到初中二年级,有五名是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男女厕所都不认识的纯文盲。为更好地与这些人沟通交流,毛卓云同志专门购置了纸、笔、文体用品,自制识字卡片,将监室变成教室,将在押人员当成学生,自己成为老师,组织开展文化学习,推进教育校园化建设。
根据工作需要,毛卓云同志适时把自己真实想法和做法如实告诉在押人员,将“心”比“心”,以取得在押人员的理解支持,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因涉嫌盗窃被刑拘在押人员阿某,因为关押时间较长,艾滋病接近晚期、症状明显,所里向办案单位提出变更强制措施又不予批准(理由:多次犯罪,系累犯,惯犯),阿某反应比较强烈,加上阿某同监室还有七名某某籍老乡,如果处理不慎,极易引发集体闹事,给监所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对此,毛卓云一方面配合医生带阿某到医院检查治疗,另一方面主动找其谈话,为其分析保外就医和留所服刑的利弊关系,(象他这样没有钱的人,即使办理了监外执行后,说不定也有可能马上就死在外面了。)而且把自己所做的每一步工作及利弊关系如实告诉阿某及其同监室老乡,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效安抚他们的情绪。再一方面所里加强与办案单位沟通,加快诉讼进程,最终,及时投送监狱。
劳心法——采用疲劳战术,用锻炼身体的方法让精力旺盛的在押人员释放多余精力,用精神转移的方法让其达到心理平衡。
通过劳心又劳力,使得在押人员无心思想、无力行动。如云南籍在押人员罗某,因涉嫌故意杀人关押入所。罗某比较年轻,从小习武,身体素质好,精力旺盛,好动且好斗,极易伤害他人,监室在押人员都很反感他。对此,毛卓云专门为他设计了一套教育方法。
一是文化学习。给他一部长篇小说,限制每天只准看20页,晚上要将故事情节给同监室人员讲解;
二是娱乐法。放风的时候允许他大声唱歌,把内心的浊气发泄出来,但不是天天可以唱,只有毛卓云在场的时候让他唱给大家听。
三是利用其特长,组织、监督其他在押人员进行体育锻炼。经过努力,慢慢地罗某已经能够与同监室人员和睦相处。当时,毛卓云还与他比赛俯卧撑,罗某一分钟只有60个,而毛卓云却能做80个。他还要求在押人员在进行军事化训练的时候能够做到“喊出污气,踏出汗气,振奋士气”的管教寄语。
破心法——寻找如何与在押人员沟通交流的平台。如胡某,因涉嫌抢劫关押入所。
因为长期吸毒,胡某经常产生幻觉,总感觉死去的父亲在放风场叫他,就有一种想去死的冲动。后来,经谈话,毛卓云了解到他是宗教信徒,信奉要通过做好事来“救赎”自己,于是围绕“救赎”专门上网查阅资料,与胡某谈话交心,给他出主意,明确什么是救赎,怎样才能救赎,面对自己的现实情况如何去救赎。毛卓云告诉胡某,在监室内最直接、最方便、最快捷的就是每天把监室的卫生搞干净,就是最大的救赎。以此类推,擦一次地、洗一次碗、帮助他人洗一件衣服也是一次救赎。相反,如果今天说了一句粗话,或者与他人发生争吵就要减去一次。这个方法尽管象管理小学生一样,但是效果不错,一下子把胡某吸引住了。有时他一天竟然会擦五、六次地面,而且非常认真。投送监狱以后,监狱管教还专门来电征求毛卓云的意见,并说这个方法“好使”。
宁心法——即十秒冷静法,帮助克服冲动,当你非常愤怒的时候,当你受到他人欺侮的时候,当你看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冷静十秒钟后,效果会完全不一样。
当然在这十秒时间里应该思虑一些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值不值?
如贵州籍在押人员付某,只有20岁,从小失去父母,姐弟相依为命,争强好胜、脾气暴燥,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毛卓云与他谈话教育当中专门教他“十秒冷静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一次,付某为了多吃半块饭,与同监室人员发生激烈争吵,此时,同监室人员彭某讲了一句:“你们再吵,我报告警官了。”“毛警官他那么关心我们,你们还给他添乱。”付某听了后,突然使劲一拍脑门,然后第一句话就说:“对不起,我辜负了毛警官的教导。”事后同监室人员问他怎么了?付某就把十秒冷静法讲了。其他人都觉得很神奇,很有效。
毛卓云说:“作为一名管教,不一定要多精明,但一定要明辨是非、泾渭分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毛卓云说:“作为一名管教,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什么都管,但要象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一样有爱心、有耐心、有真心。”
毛卓云说:“作为一名管教,文凭不一定要很高,但要有一颗不断学习的心,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
毛卓云说:“作为一名管教,不一定要有什么新招、奇招、怪招,有多大的发明创新,但一定要有经常总结的习惯。”
作为一名管教民警,其实就是在不断重复地做一项工作:谈话教育,矛盾处理,保证安全。但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这就是毛卓云同志多年的真实写照。
十二年来,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壮烈事迹,没有丰功伟绩,有的是一名监所管教民警的日夜坚守默默奉献,有的是一名宁波公安干警的忠诚务实精准卓越,有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毛卓云同志用头顶灿烂的警徽照亮了监区里那浓重的黑暗,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重塑着一个个千疮百孔的心灵,用真善美唤醒艾滋病在押人员心中的良知和希望。
毛卓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初心,什么叫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