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场口镇土烧酒作坊
贴着白瓷砖的墙,干净平整的地,“清一色”的不锈钢设备,穿着洁白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口罩的工人……这是富阳区场口镇徐文龙家改造后的“土烧酒”作坊,也是杭州全力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一个缩影。
4月18日,全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现场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生产监管干部现场参观了位于富阳的土烧酒、红糖、油面筋、牛肉等当地特色小作坊,看一看杭州对小作坊的特色监管之路。
“整治+规范” 富阳的小作坊迎来了“春天”
提起食品小作坊,大家固有的印象或许不太好: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加工场所,规模不大,工人穿着随意,环境也不怎么讲究,工艺更是简单。
但是记者走近富阳区场口镇的这家土烧酒作坊,未踏进半步,佳酿的醇香便扑鼻而来。酒坊不仅实现了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分离,保证酿酒卫生,同时,店内采用统一订制的蒸馏设备和食品级容器发酵,实现了烧制区域和蒸馏作业区域有效分离。
作为富阳区小作坊行业全面整治提升的整改对象,从业十余年的徐师傅自认为是“场口土烧酒”行业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自从置办了新设备,原来一天只能酿300斤酒,现在一天能酿500斤!没有呛人的烟了,收入还翻了好几翻!”
龙门面筋坊
受益的不止“土烧酒”行业,龙门水厂的旁边有一间三百余平米的敞亮大房间,里面水龙头哗哗往外出水,穿戴齐整的师傅们不断冲洗水里的面粉,这是龙门古镇2017年底建成的龙门面筋坊。
作为龙门镇的特产,面筋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食品,洗面筋则是其中一道关键的工序。“以前大家都直接在溪水里洗面筋,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不说,还污染了河道。”富阳区龙门镇市场监管所所长孔令洋说,存有安全隐患的还有制作标准、产品价格等问题,大家各做各的,食品添加剂不同、价格也五花八门。
据孔令洋介绍,在对小作坊整治提升过程中,龙门镇市场监管所结合龙门面筋的特点设立了公共面筋坊,大家可以在这里免费洗面筋。 两排水池、22个水龙头,吸引了不少村民。在集市上开面筋店的小潘,下午拿了一桶面粉,正在水龙头前冲洗,手上戴着食品级手套不停搅拌。“今天带了50斤原料过来,大概可以洗出15斤的面筋,很快就能卖完,基本上即产即销。”
场口土烧酒作坊
“小作坊 大民生” 看看这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小作坊监管之路
“抓好小作坊,就是管好大民生。杭州的小作坊得以旧貌换新颜,与近几年来我局在小作坊治理提升上花的大力气分不开。”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以前,大部分小作坊游离在监管盲区,生产场所条件差,无证无照现象普遍,食品安全风险较高。
为此,杭州市围绕“如何设置小作坊准入门槛,哪些食品允许小作坊生产,怎样实施后续监管”等关键问题,全市取缔不符合条件小作坊715家,改造提升为食品生产企业26家,完成现场整改和申报备案1213家,探索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小作坊监管之路。
2018年,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基层一线,共创建97家省名特优作坊,以传统特色食品为突破口,引导食品小作坊和小微食品生产企业向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的地方特色亮点名片转型。
目前,杭州的小作坊已形成了园区集聚式、行业推动式、透明作坊式、精品示范式四种模式。比如将余杭区乔司一带具备条件的肉制品加工小作坊,统一集中到五星村亚多腌腊制品加工园区进行生产,目前已有26家小作坊入驻园区,打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现代化管理、机械化生产的肉制品加工园区。
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创建名特优食品作坊100家是杭州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记者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除了确保已创建完成的名特优作坊保质保量地持续发展,还将进一步开展作坊治理提升工作,不断增加名特优作坊的数量,提升名特优作坊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