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智慧之门用上“工地大脑”服务“新建设”
发布时间:2019-03-27 18:14:40 Wed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从早年的移动支付到城市大脑,杭州这座城市无不散发着“智能化”的气息。

杭城东隅、钱塘江畔,由中建三局承建的城市新地标——浙江智慧之门项目工地的双子星正在节节拔高,“工地大脑”的投入使用让工程建设更加智能高效。3月27日,杭州网记者走进了智慧之门建设工地,一探行业领先的“工地大脑”如何高效服务工地建设。

image.png

智慧之门项目建成后实景图/效果图

工地长出“千里眼”“顺风耳”

智慧之门可不是随便就能进的,只有专属“身份证”的人员才能通过工地大门的实名制通道。项目经理刘伟说,人员实名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工人管理,牢牢掌握住了在场工人身份、教育、出勤数量等信息,便于工地动态管理,更为解决农民工工资发放做好保障。

image.png

工地大脑监控操作画面

门口处一台特殊显示屏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最新的AR技术,它通过监控摄像头在工地上“巡逻”,具有安全三宝识别、火焰识别、越界识别等功能。”刘伟说。

穿过闸机,右侧是项目的物联网数控中心,它是“互联网+建筑大数据”的集成显示中心,10余个监测子系统的终端都集中在这里,坐在电脑前便可掌握工地现场实时状况,被喻为工地“千里眼”。

工地不仅有“千里眼”,还有“顺风耳”。项目的消防烟感报警系统自动识别室内烟雾浓度,一旦超标,对应的指示灯就会亮起。现场扬尘噪音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分析气象参数、扬尘参数、噪音值等环境数据。

比如扬尘超过阀值就能“唤醒”喷淋设备,给工地降尘。智能水电监测子系统能准确定位漏水、漏电位置,水电管控和能源节约形成串联管理。

工地“超级大脑”激活全身

工地要有集中管理的“指挥部”才是完整的智慧工地,它相当于人的大脑功能。项目“量身定制”了一套能“思考”的云平台系统:工地大脑。项目技术总工向军介绍,工地大脑将人员、设备、物料、安全、质量、进度、环境、人文共8项要素集于一体,形成了智慧工地的“战斗指挥部”。

工地大脑各子系统既流水作业,又默契配合。数据层接收各子系统的实时数据后进行云存储、分析,然后反馈到应用层。管理人员既可以用电脑登入系统,也可以在手机APP上查阅数据,实现移动终端和电脑终端的数据联动共享。

作为270多米的超高层地标建筑,施工难度和精度自然要高上几分,刘伟说,工地管理需要有“巧劲”。

在现场,记者了解到,塔吊驾驶舱内装有显示器,能清楚看到塔吊吊钩。“以前和司机的隔空交流非常不方便,现在他能自己看到吊钩”,塔吊指挥王大姐说到,“吊材料的速度快了,还更安全了。”

每台塔吊像飞机一样都有一个“黑匣子”,能记录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劳动数据,还能通过360全景摄像头关注周边塔吊的运行轨迹,一旦离得太近就会强制“刹车”。

此外,智慧之门工地还积极发动工友,主动参与到学习和现场管理中来。“恭喜您答题闯关成功,WiFi已连接。”在茶水亭休息的工友小王连续答对了五道安全常识题,成功连接WiFi,旁边的老刘就没这么好运。

把WiFi和答题结合起来,安全质量教育简单多了,相当于一周开了15次200人规模的安全教育大会。

项目定制一款名叫工友家的手机APP,它实现了活动发布和积分功能,用于提升工友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见习记者 杜彬德 通讯员 曾志辉 周小权  编辑:陈焕
3月27日,杭州网记者走进了智慧之门建设工地,一探行业领先的“工地大脑”如何高效服务工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