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杭州市民政局获悉,截至今年10月底,杭州市低保家庭84019户121110人,其中残疾人53527人。为确保每一个困难家庭都能及时获得社会救助,使他们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并拥有更多获得感和生活尊严,杭州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要求,制订实施方案,为全面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画出了路线图。
居民柳同妹家里的支柱倒下了 政府帮扶走过最难的路
13年前,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龙王沙社区里最破的那间矮屋,就是孔万昌和柳同妹的家。50平方米的小屋,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这个家庭并不容易:孔万昌身材矮小,做水泥小工;柳同妹有些精神残疾,在家里种点菜。女儿那年读高中,成绩还不错。
眼看邻居们都盖了三层小楼,夫妻俩也心动了。正好那年土地征用,他们有将近12万元的安置费,能盖房子了。没想到“云娜”台风来袭,房子倒了,包括孔万昌在内的6名工人被压在了废墟中。孔万昌死里逃生,但6根肋骨、脊椎骨断裂,胸腔积水,还被检查出了糖尿病。
就在这个当口,西湖区民政局根据社区、街道上报的紧急情况,组织社工上门,根据杭州市的低保政策核实家庭信息,给孔家办理了低保救助。有了低保证,当时每个月能享受差额救助金678元。住院期间的费用,包括孔万昌在内的所有伤员医疗费用大部分都由政府承担,后续的赔偿也没有让孔家掏钱。考虑到孔万昌失去了劳动能力,连下床都难,社区在原地重新修建了一套60平方米的过渡房。看着自己临时的家,隐忍了很久的柳同妹哭了。
2007年,女儿考上大学,一年1.6万元的学费,一贫如洗的家实在无力承担。从那一年开始,每年9月,政府和社区春风助学每年发放助学金1.7万元,帮助解决了学费。
柳同妹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我告诉自己,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发病,我一定过好日子。”
除了照顾丈夫日常起居,她还要干点零活挣钱。更为重要的是,在社区帮助下,柳同妹参加残联组织的各类技能、康复等培训,她没有放弃丈夫的康复治疗。四五年的时光里,孔万昌奇迹般地能下地走路了。
苦尽甘来。2011年,女儿大学毕业工作了。孔万昌也在社区的帮助下谋到了一份公益性岗位,做些简单的清洁工作。
更开心的是,当年的过渡房等来了拆迁。“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柳同妹对未来充满期待。
大学生亮亮 8岁失去父母却从没担心过学费和生活费
正在绍兴文理学院读大三的亮亮(化名)今年21岁,是杭州西湖区留下街道东穆坞村人。这个冬天他和很多同学一样参加了考研的培训班,白天读书晚上培训,为明年冲击研究生考试做准备。
几乎没有同学知道,去年拿到了一等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的亮亮,家庭状况并不好。
走进亮亮家里,是自盖的4层农居房,没有装修,地面还是水泥地,家里最像样的家具就是床,很多桌子、凳子都是附近村的居民拆迁后送来的。“最困难的时候,家里老人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钱是借的。”亮亮的姑姑说。
8岁开始,亮亮就知道自己家变成了“困难家庭”,“当时我爸爸突然去世,妈妈出走了。为了要把我养大,爷爷还出去打工。”亮亮说,但没多久爷爷就出了车祸,双腿粉碎性骨折;雪上加霜的是亮亮爷爷2014年查出患有癌症,2015年就过世了。
对亮亮家的持续扶助,是市、区、街道各级多方面的。“按照市里的政策,亮亮本人单独享受农村低保,每个月有874元的低保费用,也可以适用街道‘4+4’帮扶救助工程中的就学救助,每年秋天可以拿到3000元的助学金。他们家也是杭州第三轮‘结对帮扶’活动的困难家庭结对对象。”街道工作人员打开杭州市社会救助信息的网站,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扶助情况清晰可见,“今年亮亮的奶奶生病了,根据市、区临时救助政策,可以分别得到1205元、1841元的临时救助金,而街道‘4+4’帮扶每年可以有3000元的就医救助金,另外根据她的医疗费实际发生金额,还有相应的救助。”
“我知道在我赚钱前,家里收入来源很少,但是我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亮亮说,现在他就想奶奶身体好好的,自己要努力考上研究生,以后找个好工作把家撑起来了。
这么多的困难家庭,在政府各项帮扶政策的鼓励下,他们正一步一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