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史料来看,《马可·波罗游记》上所讲的,只是杭州人之爱吃水产的一个小小的侧面。但因其用语夸张,遂使人以为那就是元初杭州人喜欢吃鱼的鼎盛之貌。《马可·波罗游记》所言及,也仅止于杭州当时的活水产交易。实际上,杭州的非活水产在当时也十分丰富,《梦粱录》卷十六载:“城内外鲞铺,不下一二百余家,皆就此上行合摭。 《马可·波罗游记》所讲的杭州,在当时虽然已改朝换代,但受到的损伤十分有限,仍然是最繁华富庶的城市。南宋杭州食材之丰沛,与大运河密不可分。元初的杭州,物流之发达,依然也跟大运河密切相关。杭州城内外,河道密布,城外交通主要依赖两条运河,即浙东运河和浙西运河。 沿着浙东运河,可达宁波,入海。据《嘉泰会稽志》卷十二载,浙东运河在萧山境内可通二百石舟,山阴县境内可通五百石舟,上虞县境内可通二百石舟,姚江可通五百石舟。因而,诸如印度等地的货物,通过海上运输到浙东,再循浙东运河转运至杭州,十分便利。南宋末年葛灃的《钱塘赋》就叙说了城南码头货物交汇的繁盛景象:“江帆海舶,蜀商闽贾。水浮陆趋,联樯接武。红尘四合,骈至丛贮。” 浙西运河又称江南运河,指杭州至镇江入长江一段,全长八百余里。由于浙西运河畅通无阻,因此人们可以很方便地达到江淮、两湖及四川等地。公元1170年,陆游入蜀赴任夔州通判,即是走的这一路线,由城北出发,历经临平、崇德、石门、秀州、吴江、平江、无锡、常州、丹阳至镇江,然后换乘江船,沿长江溯流而上,经瓜洲、建康、池州、黄州、归州、巴东等地而到夔州。浙西运河还有条副线,即银林运河,从杭州城北走下塘河线到湖州,入太湖,出溧阳,过江宁、到芜湖,接长江。据《景定建康志》卷十六所言,即使在春冬季节,这条运河也能通二百石的船。杭州的交通之发达,莫不如吴自牧所言:“杭城辐辏之地,下塘、官塘、中塘三处船只,及航船、鱼舟、钓艇之类,每日往返,曾无虚日。” 倘若马可·波罗真的到过杭州,那么当年他所走的水路,应该是上塘河,也就是当时的官塘。元朝末年,下塘成为大运河主道,也就是当今杭州被列入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河段。马可·波罗走上塘河入杭州城,也许还经过了德胜坝。德胜坝现在已经变成了住宅区,只有其背面的富义仓依然存在。但元代尚无富义仓。富义仓的建造,离《马可·波罗游记》所述的时间还要差大约600年。我曾不止一次,萌生在富义仓大摆筵席的念头。但终究只能是想象,这点我还是有自知之明。毕竟那已经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点,不适合那么折腾。 我曾于富义仓边上的楼房里住过两年,楼下就是胜利河美食街。杭城朋友相聚或招待外地来的朋友,美食街上的餐馆便成为近水楼台。夏秋天气晴好的日子,我们会请店家将桌子搬到胜利河边,有时候干脆连凳子也不需要,就坐在岸边的宽阔的石栏上,与其说那是石栏,倒不如说是石长凳更贴切。因为那矮矮的横截面宽阔的造型,仿佛就是为在河边大快朵颐的文人雅士所预备。彼时,种种江南水乡的情韵,都随着酒气和豪情无限升腾。与胜利河美食街相距不远的大兜路美食街,也曾是我等饕客的主战场。两处美食街呈八字展开,富义仓几乎就在正中的连接点的位置。胜利河美食街依临胜利河,大兜路美食街依临运河主道,在运河的东岸。大兜路美食街正西,与之隔运河相望的信义坊,曾经也是一条美食街,尤其是西端的海鲜大排档,通宵达旦营业,曾是杭城饕客们奋战第三场酒局之处。 十分钟脚程的半径里,就有三家美食街,这不过是杭城饮食文化昌盛的一个缩影。如今杭城,东西南北中各区域,美食街已不是个新鲜词。运河两岸,也并非只胜利河、大兜路两处美食街。小河直街,拱宸桥东运河上街、桥西历史文化街区,都可见饕客挥汗如雨,菜系也天南地北,五花八门。 南宋俞国宝曾写下“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之句,繁盛的饮食文化中自古便有酒的身影。如今,这座被誉为美食天堂的城市,依然是日落西山便开始摇晃,醉意熏腾。只是,恐怕已难再有马可·波罗式的惊叹,因为,所有的一切,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进入论坛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