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市妇联打响基层组织建设改革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8-12-04 16:15:12 Tue  来源:杭州网

为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和省市委群团改革工作要求,近日,杭州市妇联召开了全市区域化妇建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全市区域化妇建工作的创新成果,学习优秀典型,推动下一阶段工作。

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楼倻捷出席会议并做讲话。楼倻捷主席充分肯定了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在深化基层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她从基层力量明显增强、组织网络日趋完善、服务阵地不断拓展、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四方面,回顾了群团改革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在基层组织建设和区域化妇建工作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各地区域化妇建工作的新探索和新实践,她说,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妇建之路,立体化特色化推进组织建设改革,品牌化阵地化推进服务效能改革,项目化社会化推进工作方式改革,打造了一批改革样板,有效推进妇联改革向纵深发展。

2019年底,杭州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要实现两个100%的目标

就下一步工作,楼主席提出了构建五大体系的思路,即构建思想政治引领体系、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家风文明提升体系、巾帼建功成才体系、妇儿民生关爱体系,把妇联改革进行到底,积极提炼城市妇女工作和农村妇女工作“杭州样本”。力争到2019年底,杭州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两个100%的目标,即在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100%建立妇女组织,在楼宇商圈、产业园区、特色小镇、专业市场100%实现妇女组织覆盖。

与会代表现场观摩学习了江干区凯益荟社会组织之家妇联和聚落五号创意产业园妇联的运行模式。

江干区妇联以“凯益荟”为试点,在新社会组织领域拓展妇联建设,成立凯益荟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在社会转型中积极作用。凯益荟的社会组织中,女性负责人占70%,女性从业人员占80%。凯益荟妇联采取“1+6+14”枢纽型管理模式(1个枢纽中心、6项服务妇女儿童功能、街道14个社区全覆盖),把各类公益组织凝聚起来,让社会组织成为妇联二传手,延长工作手臂,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社会各领域,共同为社区和妇女工作服务。

江干区以聚落五号文化创意园区为试点,创新党建引领下“伊家人呼拉圈”区域化妇建模式,“呼”出活动召集令招募各层面妇女参与;以全开放的场地、时间、宣传教育服务介质“拉”近妇女与妇联组织的距离;通过每周伊聚会、每月伊课堂、每季伊公益、每年伊榜样的“四个伊”系列活动载体“圈”出妇女的最大同心圆,增强妇联组织粘合度。机制实施以来,开展各类活动121场,参与妇女4590人。

各地妇联走出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妇建之路

一年多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牢牢把握“强三性、去四化”的改革要求,改革妇联基层组织设置、壮大妇联基层组织力量、增强妇联基层组织运行活力、创新基层妇联工作方式,各项改革举措在基层落地。191个乡镇(街道)妇联扎实推进区域化建设改革,2036个行政村妇代会改建妇联,1024个社区妇联顺利完成换届。

除江干区妇联外,杭州各地妇联也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妇建之路:上城区小营街道妇联以区域视角打造立体化都市女性她TA共同体;下城区、西湖区充分动员商圈资源,在武林商圈、蒋村商圈灵活构建妇女组织形态;拱墅区“金荷荟”女性组织发挥柔性力量,推动经合社转型升级,助力城中村改造;高新区(滨江)东冠高新园区妇联打造了特色楼宇文化;萧山区信息港小镇妇联打造"e"港丽人服务品牌;余杭区“圆桌畅聊会”、桐庐县“姐妹亲民会”等,零距离沟通、收集妇情民意,鼓励妇女群众为基层治理献计献策;富阳区“1+N”组织网络,通过妇联组织引领妇女小组、妇女小组服务妇女群众的模式,补齐基层短板,解决工作力量“倒金字塔”问题;临安区广泛开展巾帼志愿者、家庭志愿者行动,形成“粉红马甲”风景线;桐庐县分水镇妇联推出“文”聚合力项目;淳安县依托“姐妹帮扶三年计划”等载体,组建来料加工功能性妇女小组,为低收入户实现增收;建德市航头镇灵栖村妇联推出主席“轮值制”等,有效推进妇联改革向纵深发展。

市妇联编印区域化妇建工作优秀案例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化妇建工作,市妇联于8月开展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各地在区域化妇建工作中涌现出不少创新活动载体、工作机制、特色品牌等好做法、好经验,为此,市妇联编印了《杭州市区域化妇建工作优秀案例》,希望每篇案例给全市开展区域化妇建工作带来启迪,提供经验和指导。同时还编印了《杭州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指导手册》,为打响基层组织建设攻坚战提供指导样本。

作者:记者余琼雅  编辑:李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