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20余年司机生涯 的哥黄飞华透过城市的窗口看杭城变化
发布时间:2018-11-05 18:18:52 Mon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有那么一群人,早出晚归,每天穿梭于杭城的各个角落。高考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街头志愿者服务,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杭城的出租车司机,也是这座城市温暖的标签,更是城市变迁的见证者。

为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把镜头对准了老交通人,听他们讲述这些年杭州交通的变化。今天我们把镜头转向出租车司机黄飞华......

黄飞华向记者介绍这些年出租车的变化情况 方建飞 摄

黄飞华,朝晖街道应家桥社区黄飞华爱心车队队长,获得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多年来一直热心于公益活动,今天,让我们跟着他来看看杭州这些年来的变化。

Q:黄师傅,据了解,您在杭州开出租车已经20多年了,那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份职业呢?

A:1980年,我高考落榜了,但幸运的是我顺利通过了杭州重型机械厂的招聘考试,随后就进入工厂工作。

到了1997年,我所在的炼钢分厂被一家乡镇企业吞并。当时,政府给了我们单位30个出租车营运指标。单位鼓励工人先下岗,再创业。我作为分厂的副厂长,又是一名党员,要带头下岗。

当时出租车市场前景好,很多年轻人都在那时跳槽做生意、开出租。当时的出租车很难买,我就趁着这次单位分配指标的机会,买了车,当起了出租车驾驶员。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在时代机遇下,开始接触这个行业。

出租车 资料图

Q:上世纪90年代,您开的第一辆出租车是什么样的?

A:我记得很清楚,上世纪90年代,出租车以夏利车为主,车加上营运证几十万,但是油价低,很省油。当时出租车不多,买车须要竞拍。车的品牌少,我们的选择也少。

我那时花了35万(包括车子+营运证),买了辆车富康车。我记得这辆车的外观很柔和,造型漂亮,车子省油。当时前排司机的座位和后排乘客的座位间还没装护栏,车内空间很大。

Q:这些年来,出租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您作为一线的司机,面对这些变化有什么感受?

A:这些年来,出租车软件、硬件都在变......

从车子来看,无论外观、性能还是品牌变化都很大。改革初期,可供选择车子品牌少,大部分车很耗油。随着改革的推进,汽车品牌多了,驾驶员的选择也多了。车的档次也在逐年提升,性能也越来越好。车内还装上了监控、录音。这给乘客、司机在遇到纠纷时,也多了一道保障。近几年,国家开始提倡绿色环保,还推出了电动车。

从乘客来看,人群范围变广了。改革初期,是赶时髦的年轻人,慢慢地普及到上班族、老年人、到现在特别是G20之后,不仅外地游客增多,国际友人也多了。我们私下都开始学英语。

黄师傅亲自编写的《接地气法英语册》

从司机来看,年龄变化很大。改革初期,大部分年轻人都开始自己做生意。开出租也算是个体户,所以当时司机都普遍年轻。这些年来,出租车多了,网约车的兴起,出租车市场饱和,也有很多人开始转行。目前,出租车司机年龄都是比较大的。而且,杭州大部分司机其实都是外来人口,本地人开出租车的已经不多了。

当时出租车 资料图

从服务上看,服务质量改善了不少。改革初期,市场还不完善,没有计价器。司机跟乘客都是议价的。随着改革的深化,计价器也被提上了日程,乘客坐车也开启了打表时代。当时,四公里,起步价,还分两种。一种是以夏利车为主,起步价是8.4元;另一种是以桑塔纳为主的10.5元起步价。现在是11元,3公里。可以说,打车价格变化不大,但是打车的方式变化很大,从招手到在后来的电话叫车,到现在的软件打车。支付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改革初期,只有现金支付,担心找错钱,没零钱,收假钞,现在几乎支付宝、微信,省时、省力、省心。

从乘客的出行目的来看,也更多样化了。改革初期一般是赶时间上班。随着改革的推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素质的提高,现在很多乘客的目的地远了,有去周边景点游玩的,也有去图书馆看书的,出行目的不再单一了。

Q:刚您也提到了网约车,近年来网约车的崛起,对出租车影响很大吧?

A:网约车刚推出来时,我们总以为它(网约车)存在的时间不会长。他们不合法,我们是合法的,有服务资格证的,没想到他们也越来越合法化了,我们的生意影响挺大的。

90年代,我刚开出租车时,经常会接到长途的单子,像周边的桐庐、诸暨、上海都有,现在基本就在市中心绕。

受网约车影响,出租车价格也降了。上世纪90年代,我买车时花了35万(车+营运证),到2012年,出租车涨到95万(车+营运证),现在跌到了20多万。

新事物的崛起,特别是年轻乘客一般喜欢手机叫车,年老的司机又不太会用软件接单。通常出现一种现象,老司机没单,满城绕圈子找乘客,看到路边有乘客,但他们已经叫了车在等,也不会上这辆车。这也就是浪费了司机的资源,也浪费乘客的时间。

长途单子的减少,网约车的增多,很多外来司机为了生计,也开始转型做网约车了。

Q:您作为司机,每天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20多年来,您觉得车窗外的风景有什么变化?

A:上世纪90年代,杭州道路窄,城区小。乘客打车花10元也就到目的地了。现在,尤其是G20在杭州召开以后,杭州的道路变宽了很多,城区也扩大了,高楼大厦变多了,城市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前些年,车多,人多,经常堵车。近年来,杭州开始实施限号、限行,推出了公交优先,开车时堵车情况也好转了。

斑马线礼让 图片来源网络

Q:近年来,杭州市推行“斑马线让行”,作为一线的司机,您有哪些体会?

A:提到文明出行,我感受很深。最初是公交车带头,出租车也跟着礼让,后来带动了私家车,甚至是电动车,相当于是一个行业带动了整个城市。每次外来游客看到杭州的“斑马线让行”,都要竖起大拇指称赞一番。我作为司机,感到十分荣幸和骄傲。

文明劝导员 资料图

今年7月1日,杭州市政府出台,文明出行,杭州先行的相关规定,我也会去当志愿者,做文明劝导员。如今,文明礼让已经蔚然成风,成了杭州的一张金名片。

Q:在这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您除了开车,还免费接送市民就医、进社区为老人服务,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今后又如何将为人民服务地理念传递下去?

做好事多年来收到的锦旗 方建飞 摄

A:做志愿者,源于两件事。第一件事我曾在开车时帮助过迷路的老人找到家,虽然几个小时没做生意,但很支持我的做法:另一件事,是我妻子多年来一直在义务献血,最后在2013年,我动手术的时候还真的用上了,也是一种变相的回馈。

也不是说,做好事为了回报,只是单纯地想服务大家,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自己内心很充实,加上有家人的支持和影响,我也有了更大的动力。

社区服务 资料图

无论接送市民就医,还是进社区服务,我也都没想过有什么荣誉,我只是觉得人都会老,希望等到我们老的时候,也能有人可以这样帮助我们。

至于为人民服务地理念传递,也是我们建立爱心车队的初衷。既然开始做了,就要把好事做到底,让这种正能量一直延续下去。其实我也是很欣慰的,从一个人做好事,到一群人做好事,又带动了整个行业在行动。

社区服务 资料图

我们朝晖街道应家桥社区黄飞华爱心车队,每个月的15号,队员都不开车做生意,各自发挥特长,进社区为老人理发,修家电,修自行车。此外,我们每周免费接送血透病人去医院做透析,为此还制订相应的排班表。就算过年,队员们也要完成自己的接送任务再回家。任何公益他们都会抢着去做,我也没有豪言壮语去感谢队员,但是爱心车队这扇大门,始终为的哥的姐们敞开着。希望更多的哥的姐加入,加入这个爱的行列。

作者:见习记者 沈艳 胡菲菲 摄影 方建飞  编辑:李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