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一高校连续三年赴安徽休宁支教 用爱接力大山里的“小候鸟”
发布时间:2018-07-23 11:51:08 Mon  来源:杭州网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支教团队与休宁留守儿童合影

杭州网讯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有这样一群大山里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大多在杭州务工,孩子们在家乡与城市之间像“小候鸟”一样迁徙,只有假期才能和父母短暂的相聚。随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这支休宁支教团队的到来,杭州与休宁的距离瞬间拉近了。

7月2日,已连续三年赴休宁支教的团队再次出发,与以往不同的是,每年的支教队员都在变化,今年的28位在校大学生将在休宁支教一周,他们被划分成支教组、后勤组、调研组和宣传组。

筑梦七彩之屋

“你们知道休宁‘一源两水三百河,七十水库五千塘’的水最终流向哪里吗?”“它们会流经浙江,然后汇入东海。”支教组组长林诗怡是一位即将上大二的学生,她将孩子们上课的教室命名为“七彩小屋”,并策划安排了一系列的特色课程,如七彩手工、彩虹音乐课、趣味运动会、七彩梦想画等。

孩子们正展示七彩手工课成果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的南端,主要依靠种植业为生。“我们在大山里洗澡是直接用溪水洗的,夜晚没有灯,偶尔还会遇到各种虫子和蛇。”林诗怡谈及初到休宁时的印象。

但支教团队很快就习惯了,并且开始享受那里的生活,“你会发现孩子是那样单纯又美好,一开始我以为自己是来帮助他们的,但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学习到的更多,被教育的反而是我们。”

在这些孩子的心中,父母的陪伴就像是一种向往的奢侈品。一次课程中,支教老师向孩子们介绍起他们印象中的“远方”,提到在杭州有个阿里巴巴,能让大家在网上买到生活所需。同时,休宁的“两茶一花一鱼”绿色农产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实现“家门口致富”。一位小朋友听完后突然说道,“那这样我爸爸就不用出去打工,能天天陪着我啦!”

有父母的“孤儿”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教他们音乐和舞蹈”、“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治好我爷爷奶奶的病”、“我的梦想是开一家孤儿院,收留所有的孤儿”......当时小朋友说出的梦想令组长林诗怡有些震惊,她更没有想到的是那么小的孩子竟然想开一家孤儿院。

在支教的短短7天内,从第一天只有10几位小朋友来参加,到后来增加至30多位小朋友,支教的队伍不断壮大。每个孩子的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裂缝也有幸福。这群留守儿童的年龄在8岁至16岁不等,吴淑芬就是其中一位年龄最长的女孩,她连续三年都参加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组织的支教活动。

吴淑芬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支教队员合影

她的家庭和大多留守儿童相似,家里只有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弟弟。而她的父母在她一岁时就来杭州工作,一年也仅回家一次。但在今年暑假,就在支教活动结束后,她来到了杭州,将与父母生活半个月的时间。

也许与人们想象的不同,多年的分离,吴淑芬已经和她的父母出现了陌生感,“我有种想接近却又不敢的感觉。”虽然住在一起,但她的母亲依然忙着上班,她的父亲上的是夜班,会烧饭给她吃,这是她对父亲仅有的描述。

“可能他们爱的方式不一样吧。”淑芬沉默了一会儿给出了答案。

陪伴是最好的方式

“我最喜欢的是奶奶,毕竟是奶奶把我带大的。”淑芬的爷爷奶奶年近八十,靠着种地为生,玉米、土豆、黄瓜都种。“奶奶会把早饭烧好,然后我来烧晚饭。”除了做饭,淑芬也会干一些家务活。

刚刚中考结束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接下来的三年她每周都将坐三个小时的车往返于学校与家里。说起未来,她希望能够成为一名老师,“这也是支教老师带给我的影响,我要更加努力,成为能够帮助别人的人。”

“我觉得现在就挺好的。”这是吴淑芬对目前生活的回应,有知足但也透露出些许无奈,正如休宁支教活动结束那天。

孩子们在黑板上给支教老师留言

在支教团队即将返程当天,几乎所有的孩子在早上6点多就已赶到教室,组长林诗怡正收拾着行囊,表情有些不自然地跟孩子们交代些什么。

“留下来不要走好不好”、“老师,我能抱抱你吗?”孩子们抛开了往日的羞涩和顽皮,只剩下留恋与不舍。而吴淑芬就默默地站在林诗怡的旁边,脸颊早已湿润。

最后,接支教团队的中巴车还是开走了,但这群“小候鸟”仍在不停地追逐、奔跑,他们想追上这辆中巴车,让它不要远去。

作者:见习记者 娄晓涵  编辑:徐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