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美丽中国长江行】摘掉“黑臭”帽子  上海静安区“河河美美”
发布时间:2018-05-17 22:19:08 Thu  来源:杭州网

上海静安区大宁郁金香公园是浦西最大的集中绿地、全国AAA 景区,然而,一年前,与公园一排绿植之隔的地方,有名的“黑臭”河道彭越浦(静安段)却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5月17日,杭州网记者来到了上海市静安区,探求曾经的“黑臭”河道华丽变身之路。

“这片河道周边以前是工业区,很多污水流入河里,另外河道两侧还有很多违章建筑,生活在河边的居民们把垃圾直接倒入河道,多重污染让这条河道不堪重负,‘臭名’在外。”静安区河道水政所办公室主任徐皓告诉记者。

彭越浦(静安段)

彭越浦位于大宁郁金香公园范围内,水体污染严重,此外,区域内彭越浦河道平均宽度高达18.5~24.2m,而该河道的防护墙是世纪80~90 年代前后建造的,墙体老化严重,出现裂缝、栏杆松动等众多安全隐患,外表面发黑,景观不佳,与大宁公园对景观及安全的要求相差甚远。

2015年12月,上海制定了《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确定了建成区56条段黑臭河道列入整治范围,静安区包括彭越浦在内的五条河道“榜上有名”。为此,静安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水静民安、河河美美”的宜居城区目标,吹响了全民治水的集结号。

大宁公园

据介绍,彭越浦大宁郁金香公园段防汛墙景观改造项目包括改建防汛墙827.3米,修建防汛通道1497.87平方米,种植陆域绿化2282.96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335.10平方米,铺设生态浮床910平方米。

在水体治理上,通过河道疏浚、对河流水体充氧、因地制宜改造老旧水闸等举措来截污治污、调活水体。2017年,彭越浦河道最终实现了水质稳定,摆脱了“黑臭”的帽子,重新活了起来。

园内养殖黑天鹅

“以前生活在这条‘黑臭’河道边的居民们连窗户都不敢打开,河道整治后,这条河看着不黑,闻着不臭,效果明显。河道边的花草树木更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如今,不但让居民打开了窗户,更是他们休闲的好去处。”徐皓说。

河水变清了,在河边走动的居民也变多了,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全,2017年开始对老旧的防汛墙进行改造建设,并在两岸的景观建设上“大做文章”。

“这段河道与大宁公园相连,在景观设计风格上,以与两岸原有景观风格衔接和过渡为主,以实现画面上的统一。”徐皓说。

河道边的花草

通过将滨水景观与现代园林相结合,以亲水作为设计主旨,设置景观节点和自然多样的防汛墙断面形式,通过植物造景和起伏变化的地形打造绿化空间,营造舒适宜人的滨水景观。

在改造后的河道两岸,可以看到两条自然曲折的步道,沿着两岸岸线,还布置了亲水平台、眺望台、休息平台和挑出式木栈道,给周边的居民们提供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东茭泾河道

目前,大宁公园防汛墙结构、防汛通道及附属铺装、河道绿化等已全部完成建设。在水体治理上,预计到2020年,静安区将全面消灭劣lV水。

同为“黑臭”河道的东茭泾河道彭浦新村段,过去河岸边空地内环境长期也处于脏乱差状态,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些企业就陆续擅自在河边搭建仓库、厂房和群租房,存在严重的违法居住、违法排污现象,不但影响河道水质,而且阻碍了防洪排涝。

通过改建防汛墙、种植沿岸绿化等措施改善河道环境面貌,彭越浦—东茭泾河道水质监测数据判断已不属于黑臭水体,2017年10月中旬开展的完成整治后的公众测评满意度达到95%。

在临汾路东茭泾沿岸还修建了东茭泾滨河雨水公园,该公园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集雨水收集、生态环保、健身休闲于一体,深受市民好评。

作者:记者 倪晋亮  编辑:徐洁